三月九季(45)

作者:鱼和草会冒泡。。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梁九歌回答,“不好,四海为家,没有安全感,有的只是看着各式的人,各种事。”

李霁月又问,“那不是挺好的么。苦一点又没事,在于经历不是吗。”

这句话把梁九歌问住了,是啊,梁九歌都忘了苦是什么滋味了,可能就是李霁月哇哇哭的时候吧。

“那道士这次走,也带上我吧,尽管我不会什么法术,也不会做些家务。但是身边有个伴也挺好的吧。还有人说话,我看道士,整天闷不做声。急也急死了,带上我,就当是带着说书的。”

良久,梁九歌才反应过来,这个丫头是认真的。

梁九歌自然是欢喜的,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只得面色不动的点点头,示意一下。李霁月看着梁九歌答应了,高兴的就差不会飞了。

往后的事就是遇见斟离的双亲。

斟易和黄黎斟离的双亲是一对道侣,在这一带是颇有盛名。

梁九歌带着李霁月一路向南,就遇上了他们。

白天四人一起游历,到了晚上便一起除乱,在这两年里,李霁月也学会了一招半式。

说不上邪祟一决高下,但对于杂碎是轻而易举。

久而久之,大家都把梁九歌和李霁月当做一对了,包括斟易和黄黎,只有梁九歌和李霁月不知道,也许李霁月是喜欢梁九歌的吧。

斟容是斟易的旁支族亲,说上联系,那真是除了姓氏一样,估计都八竿子打不着了,但是族里关系就是这样,在远只要有,便是天王老子也要遵循。

从辈分上算,斟容要喊斟易一声哥哥。斟容对于修道那是天赋惊人,年仅二八,便是一方名人,但是生性泼辣,强势待人。

梁九歌和李霁月与斟容相遇也是在一场庙会。

蜀地的风俗自然是多余中原,各式的风俗把戏,惹得李霁月好生喜欢。

女孩子爱美是天性。梁九歌陪着李霁月逛遍了及时也没找到她喜欢的东西,却在一个不起眼处发现了一把朱钗,但在梁九歌看来也就那么回事,因为不管李霁月戴什么,梁九歌都觉得好看。

好巧不巧,这尴尬的相遇就在这朱钗上。

斟容拿着不放,李霁月却是满心的欢喜,梁九歌也询问了斟容可否让一下,但是一个人强势惯了,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何况身边还有这么风度翩翩的公子。

使得斟容好心悦。斟容拿着簪子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一身黑衣,头发也是男性装束,怎么看都不是女性装扮。

摆摊的老板也好生劝说,是李霁月这位小姐先看中的,可斟容却不死心,拿着簪子扬起手,“哦,是这位小姐么,我怎么觉得是我呢,是不是看我这身打扮不配拥有这破簪子。”

摆摊的听到这句话,吓得气都不敢出,眼前这人一身黑衣劲装,高高的马尾,一双吊稍眼挂在细长眉下,长得妖艳,却生出戾气。莫名的使人压力大。

李霁月并不想与眼前这位不相识的人过多纠缠,就拉着梁九歌走了,启料这步子还没迈开,一旁的斟容又开口了,“这位姐姐,你若想要这簪子也成,就看旁边的哥哥愿不愿意了。”

李霁月不想理会她,拉着梁九歌就走,但梁九歌却停下了。

因为李霁月是真的很喜欢那个簪子,只有梁九歌明白为何他的霁儿为何喜欢,簪子并不打眼,就是个普通的玉簪,但这上面开满广玉兰,这是庐州府常见的树木。

霁儿可能是想家了。

梁九歌转过身轻放下李霁月的手,对斟容俯首含礼,“姑娘有什么需要小生代劳么。”

斟容看着对面的人,一改起初面容,一脸娇羞,“我只要你头上那支木簪。”说着指了指梁九歌的头。

听到这,梁九歌笑了笑,便挽着李霁月的手走了。

听到这,瞿辞问道,“斟容就是现在这所屋子的主人吧,还有这时她就喜欢上你了。”

梁九歌看看年轻人,叹了口气。

秦艽听的稀里糊涂的,“那斟容喜欢你头上的木簪,你给她便是啊。”

这话一出,唐三木立马给了秦艽一个白眼,“我说你是不是傻啊,不给,当然有原因啊,一猜就知道是李霁月给的,定情信物懂不懂。”

秦艽被唐三木冲的直委屈,心想着我送你东西多了去了,也不见你一个爱惜。

木簪是李霁月亲手刻的,为了刻这个簪子,都快吧李霁月的小手累断了,你说珍不珍惜吧。

梁九歌头也不回的挽着李霁月走了,气的斟容牙直痒痒。这些年还没哪个男人敢这样对她。

逛完会的两人就回到了住所和斟易他们会合。四个人整天住在客栈也不方便,就在这片地起了几间房。

就是这梁府的原型。原本的小四合院,很是温馨,渐渐的就有了家的感觉。李霁月和黄黎负责买菜烧饭,梁九歌和斟易负责赚钱洗碗,多和谐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