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阙辞(5)

许久,灯光逐渐微弱,逐渐消失。

江瑞霖说:“这么好看的灯,扔了多可惜啊。”

“反正用不着了,有什么可惜的。”

确实用不着,因为月光足够明亮。

圆月倒映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将船上众人的脸照得一清二楚。

阿湛立在船头,左脸的伤疤十分明显。

江瑞霖不敢看他,她觉得他身上有肃杀之气,阴沉沉的。

她痴痴地看着河面,只盼能早点见到谢弈。

又是一阵强风刮过,江水哗啦啦直响,江瑞霖下意识挨近船舷。

奇怪的是,小船竟稳稳当当驶过几个大浪,丝毫没有颠簸。

她扭头看了一眼刚才经过的地方,明明浪涛那么汹涌,为什么……

还有,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他们刚上船的时候,河上并没有月光,唯一的光源就是灵夙手上那盏纱灯。

纱灯沉入水中,月亮才慢慢起了倒影。

不待她多想,小船一改常态,突然剧烈颠簸几下,以飞快的速度往前冲了出去。

水雾在风中弥漫,她赶紧用手绢捂住眼睛。

就在此时——

“姑娘,我们到啦。”

老船夫唤道。

江瑞霖睁开眼睛,惊了。

①欧冶子:春秋末期人,古代铸剑师鼻祖。

第一卷 五陵源 03湛卢

没有汹涌的浪涛,没有月亮,甚至没有黑夜。

天亮了?

不对!

展现在她面前的是一大片金灿灿的稻田,还有正直明亮的阳光。

看太阳的位置,应是申时无疑。

天不可能是刚刚才亮的。

江瑞霖啧啧称奇。

不过是经历了几个浪涛,却像是到了另一个世间。

船悠悠地飘在河上,河流弯弯曲曲从田间穿过,沉甸的稻穗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一派丰收光景。

田间随处可见低头劳作的农人,有戴着草帽的白发老翁,有抱着稻穗的孩童,有拎着食盒下田来探望家人的农妇。

远处村庄炊烟袅袅,烟雾飘散,和氤氲的远山融为一体,宛如名家笔下的水墨画。

这里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吧?

江瑞霖盯着眼前的景象看了半天,她不可置信地看向灵夙,企图得到她的解惑。

灵夙知道她有一肚子疑问,却也只是轻飘飘地说了句:“过了渭水界,日夜是颠倒的。”

“姑娘的意思是,这里是渭水的另一边?”

“此 ‘另一边’,非彼 ‘另一边’。”

灵夙微笑。

船停了,灵夙和阿湛先后上岸。

江瑞霖还没缓过神来,亦步亦趋跟在他们身后。

她看见岸边立了一块石碑,上书三个字:五陵源。

难怪她怎么都找不到谢弈,因为他的家乡在渭水界的另一边,一个不存在于她所知的疆域的地方。

她下意识回头,送他们来的那艘小船已经不见了。

“阿霖,”灵夙唤她,“借你的匕首一用。”

江瑞霖恍恍惚惚,拿出匕首递给灵夙,也没问用来做什么。

一个能带她穿越日夜界限的人,必定有不凡之处,也是她找到谢弈唯一的希望。

她正准备继续往前走,身后传来老船夫的声音:“等一等,姑娘,你的帕子落在船上了。”

她摸了摸袖子,果然,帕子不见了。

原本已经消失在河面上的小船,就在这转瞬之间再次出现在江瑞霖的面前。

然而经历了一路的奇幻景象,她也不再好奇。

在渭水界,还有什么是不会发生的呢?

这一个夜晚,将会成为她生命中最不可思议的记忆。

“谢谢。”

她向老船夫行了个礼,低声问:“敢问府君,灵夙姑娘是什么人?”

她听见灵夙是这样称呼老船夫的,府君。

老船夫摸着胡子,笑呵呵道:“姑娘,你运气好,遇见贵人了。”

贵人?

她仔细回忆遇见灵夙之后发生的种种。

等她想起向老船夫道谢时,他和他的船又消失了。

河面水平如镜,没有半点船只行驶过的痕迹。

三人穿过稻田,跨过一座小石桥。

不知从哪儿走出七八个穿白色广袖衣衫的年轻男子,站在一排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他们手里都拿着剑。

为首佩戴玉冠的男子问:“你们是何人?

来五陵源做甚?”

灵夙扬了扬手中的涂雀。

白衫男人们皆是一惊。

“涂雀怎么会在你手上?”

“自然是涂雀的主人交给我的。

这是信物,我们约定今日申时在五陵源一见。”

玉冠男子略一迟疑,想了想还是拒绝了:“请恕在下不能相信你们的一面之词,若真是涂雀主人相邀,烦请改日另约时间。

他今日不便见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