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起来,便连家也顾不上,萧氏还想带孩子去京中宅子住着,方便李幼白看孩子,但去了几日发现平常根本见不到她,便又打道回府,彻底绝了心思。
“阿钊也忙,祖宗也忙,可怜我们家云哥儿,这么小便只能待在祖父祖母身边。”
她虽是抱怨,可听不出一丝不高兴,边说边笑,怀里的卢云跟着眯起眼睛,她便更高兴了。
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番话便被前去恭贺的崔家人听了过去。
崔泰和崔钧商量,只觉卢家萧氏是在埋怨李幼白的不顾家,便决定为她分担,遂百日宴一过,便主动登门,提出要把孩子抱到崔家住一段时间。
萧氏惊呆:“是太后娘娘的旨意?”
她是不知崔家人缘何要带孩子,忙让嬷嬷抱着云哥儿下去。
崔钧见状,蹙眉道:“夫人也可这般认为。”
萧氏心口疼。
崔钧怕她误会,便又解释道:“只去小住几日,保准之后会全须全尾还给卢家的。”
听听,这说的叫什么浑话,萧氏心口更疼了。但她不敢不点头,现下是好言商量,若不行,必定会下明旨的,一旦下明旨,自己就处于被动局面了,不上算。
人走后,萧氏便觉得头疼心疼,浑身都疼,靠在圈椅上唉声叹气:“太后娘娘是想抱孙子,可陛下鼎盛,忙于朝务,没有诞下一子半女,她便把主意打到义女身上。
幼白虽是公主,可更是咱们卢家儿媳,云哥儿本就应该留在咱们身边的...”
国公爷感慨:“前几日你还说,云哥儿可怜,只能在咱们身边。如今崔家喜欢他,带他去住,你怎的又不高兴了。”
“你也是个冷心冷肺的,那是咱们孙子,关崔家何事。”
国公爷笑,心道:你怕是不知崔家对幼白多好,早在很久前,崔家人便邀请李幼白小住,后来常住,崔家那些郎君女娘,谁不把她当成自己的家人。
过了小半月,还是萧氏登门,才将云哥儿接回来,彼时他正坐在软榻上,周围是几个稍微大些的孩子,拿各种小玩意儿逗他。看的萧氏不是滋味,有种自己的宝贝被人
抢走的感觉。
但回去途中,云哥儿窝在她怀里睡得恬淡,她又觉得异常安心。
李幼白在夏日回了趟齐州,当天夜里住下后便一直跟卢辰钊待在书房议事,萧氏怕她惦记孩子,便抱着云哥儿去看她。
进门时两人坐在书案对面各自盯着一本书看,萧氏与云哥儿便坐在屏风后的榻上等着,云哥儿小,不多时便打着哈欠睡了。
李幼白好容易翻看完,瞥见卢辰钊手边的书,点了点手指:“这一卷不对,另外那卷才是新修订的,你看着两处数据和证物,有偏差,目睹的百姓说谎了,所以后面结案也都错了。”
卢辰钊便依言换了本,凑过去亲她唇,她也不觉意外,两人动作却很是娴熟。
看的萧氏老脸一红,咳了声,以示她的存在。
两人这才意识到,萧氏在屋里坐了许久。
“您怎么还不睡?”
李幼白走过去,伸手轻轻贴着云哥儿的腮,唇也跟着弯起来,扭头看向萧氏:“您不用刻意等我们的,跟云哥儿回屋睡吧。”
“怎么,你们还要忙?”
“这案子催的紧,不了结后续无法推展,明日晌午我们便要启程,所以今晚要熬一熬。”
萧氏:....
“那你还看云哥儿吗?”
卢辰钊接过云哥儿,俯身亲他额头。
李幼白嗯了声,看完抬头:“看过了。”
萧氏:....
所以,就可以抱走了?
李幼白去洗手,又顺势用冷水扑了扑脸,才觉清醒些,便从书架上找出典籍,想着再看一刻钟来调剂思维,仿若无人一般,翻开晦涩的书卷,双手搭在身侧,腰肩笔直地坐在案前,循序查阅。
典籍用语讲究,她看的慢,故而许久没有翻页。
萧氏捏着拳头,又转眼看向云哥儿,卢辰钊去吹了吹新送进来的酒酿丸子,端到李幼白手边,搁下后提醒她可以趁热吃。
李幼白却是连头都没抬,偏那不争气的儿子托着腮,满眼欢喜。
萧氏看不下去,抱着云哥儿一跺脚,转身出门。
半夜被雨声惊醒,身上有凉意,原是楹窗没关。
李幼白动了下,腰间的手一紧,又将她扯入怀中,“下雨了,我去关窗。”
“有莲池。”卢辰钊脑袋蹭在她颈间,带着潮湿的热气,李幼白打了个哆嗦,还未再说话,便被他握着肩膀翻过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