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钧见到李幼白,自是吃了一惊,但人手带的不足,而李幼白誊抄记录又格外条理,故而便将人留下。当夜便审问了舒州官员,起初那人不肯松口,后得知刘瑞君之事,魂不附体,自知再无指望,便开始吐露实情。
李幼白抄了半宿,但他招供的官员实在太多,写到后来崔钧不得不令看守的衙役暂时离开。
写到最后,李幼白合上纸张,咳了声,面色呈土灰色。
崔钧递给她温水,李幼白道谢。
“你是为何而来?”
“在燕王殿下身边我没甚用处,得知大人在此后便快马加鞭赶来,想着为大人分忧。”李幼白躬身。
崔钧笑:“一派胡言。”
但也没有继续盘问,起身去往后院休息。
李幼白回屋时,已经接近辰时,乌沉的天浓云密布,将本该升起的日头遮的严严实实,空气里浸着冷意,风吹来,她打了个哆嗦,抱紧手臂。
刘瑞君的人是在这日上半夜动手的,来了八个死士,皆劲装打扮,着黑色衣裳靴履,蒙面束发,只露出眼睛。
卢辰瑞在打斗中受伤,索性伤情不重,最后八个死士好容易逮住一个活口,被卢辰瑞一拳打昏,接着拔掉毒牙,塞上破烂布子,五花大绑捆在院中那棵银杏树上。
下着雪,那人很快苏醒过来。
刘瑞君猜测这可能是陷阱,但她还是想试试,毕竟能抓到崔慕珠女儿的想法像是毒蛇一样,搅得她不得安宁,闭上眼都是渴望。
这死士训练有素,起初如何都不肯开口,后来还是崔钧动手,只过了盏茶光景,此人便吓破了胆。
崔钧用帕子擦拭手指,抬眸扫向李幼白,沉声道:“有什么想问的,便去问吧。”
他转身回房,仿佛毫不在意她到底想问何事。其实就算不问,他几乎也能猜出,卢家三位郎君都来了,还能为着什么,自然是为了卢辰钊。
询问过刘瑞君如今的扎营地,得知她与军队分开时,李幼白很是诧异,拿刀抵在死士颈间,问:“她为何要住驿馆?”
“殿下沿途又杀了几户官家女眷,凭着她们的籍契身份得以入住驿馆,能打听消息,也能住的舒坦。”
刘瑞君落败而逃时,想来日子难熬,行军途中大都随时扎营,营地里的生活岂能比得过安然的宫城,署衙,她养尊处优惯了,必定是受不住磋磨,这才想到此等狠辣的法子。
若一路逃窜,难不成要一路杀人?
卢家三位郎君互相看了眼自己的身形,与那死士对比一番后,卢辰瑞站出来。
“我扮成他,混进军营。”
得知兄长没死,他们都很高兴,但兄长被关押的地方属实严密,只有凭腰牌才能进入,不管怎样,至少知道他在哪了。
李幼白想起什么,转头走向捆绑的死士,逼他抬起头看向自己:“昌远侯也负责看守?”
“是,昌远侯深受殿下倚仗,从淮西往南逃的路上,若非昌远侯熟悉地形,我们恐早就涣散了。”
得到确认,李幼白更加坚定内心的想法,卢辰钊应当无事,这是他们的谋划,尽管没
有告知任何人,但她捋顺所有线索后发现,卢辰钊是在等最后的汇合,从内部彻底瓦解刘瑞君一派,让燕王能以最小的损失为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如若如此,燕王的名号便能在坊间在军中彻底传扬开来。
贤明的殿下,必然能成为得力的储君。
她稍微松了口气,得知卢辰瑞要潜入敌营后,跟上去,道:“加上我。”
“不可,我陪四郎同去。”卢辰睦当即拒绝,“你是个女娘,又受了伤,不能去冒险。”
“但我比你们更加熟悉他要做什么,而我们又该如何接应。”
闻言,三人俱是不语。
李幼白安慰:“放心,随行的暗卫会一直保护我们,不会出任何差池。”
她的确熟悉卢辰钊的心理,故而对他的计划也猜的八/九不离十,直到与卢辰瑞着玄色劲装混入军营,他们开始有意无意透露长公主染重病的消息。
刘瑞君本就不在军营,将士逃窜疲乏,闻言难免军心涣散,一夜间斗志几乎消失。篝火潦草地燃着,三五成堆的人思念起家人,偶尔听到低吟的歌声,其余人闻之沮丧。
他们的踪迹很快被人怀疑,死士剩的不多,此番回来也只他们两人,何况他们为了不泄露身份一直少言寡语,这日被上峰召见,两人便知情况不妙。
他们不得不加快脚步去寻卢辰钊,卢辰瑞悄悄去往昌远侯营帐后的戍守之地,李幼白则打算去面见昌远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