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府,开国功臣,虽已不复当年,但这位世子是个有担当且有能力的,只消多加历练,日后定有成就。何况他已站在燕王阵营,等更久远些,燕王登基,说不准镇国公府能重振当年威风。
刘长湛觉得自己对得起姜觅云了。
“微臣不敢欺瞒皇后娘娘,微臣有心上人,但尚且没有敲定婚事。”
“哦,哪家女娘?”姜觅云此时的脸色难看,说话也变得咄咄逼人起来。
“恕臣不能告知。”卢辰钊拱手作揖,又道,“但臣心之所向,非此人不可,还望陛下,娘娘体谅,臣跪谢。”
重重一叩,决心分明。
姜觅云瞧见自己女儿的神色,不由怒火中烧
,但碍于身份她转而求向刘长湛。
“陛下,兹事体大,还望你主持公道。”
刘长湛的目光从众人身上逡巡而过,最后落在卢辰钊脸上。
“朕再问你一次,应还是不应?”
李幼白的手攥起来,像是殿中站着的人是自己,她望着卢辰钊的背影,仿佛已经知道了答案。
“臣不能应允,望陛下恕罪。”
殿中一阵唏嘘。
刘长湛眯起眼睛,轻笑:“真是不识抬举。”
他虽生气,却也不会因为此事而对卢辰钊如何重罚,毕竟他是镇国公府世子,如今又是燕王的左膀右臂,但事关公主尊严,不打一顿断然说不过去。
“去麟德殿外领五十军杖。”
李幼白咬破了舌尖,五十军杖打在身上,必定血肉模糊了。
卢辰钊跪下:“谢陛下宽恕。”
随即起身,在殿中人的注视中,目不斜视地走出殿门。
没多时,棍棒打在皮肉上的动静穿过乐声传进耳中。
每一下,都像是打在李幼白的神经上,她想出去,但闵裕文按住了她的手。
第73章
殿中觥筹交错, 欢笑不断。
姜皇后的脸色却不如起初那般端庄从容,饶是涂了脂粉,此时的疲惫夹杂着愠怒, 像风雨来临前的压抑,从旁坐着的五公主咬着唇,泫然若泣。
宴席中途,崔慕珠起身离开去了偏殿歇息,燕王随之跟了出去。
没多久, 他折返,目光扫向李幼白, 停顿了少顷与闵裕文比了个手势, 闵裕文便与李幼白低头说了几句话,两人一道儿离开大殿。
刚出来,燕王的眼神便有些古怪,似有意无意盯着李幼白, 但又没有过多反应。
崔慕珠是借闵裕文的手来看李幼白的, 毕竟无缘无故不好太扎眼, 而闵裕文与燕王一向走得近, 幼时起便时常到仙居殿用膳,她身为燕王的母妃, 自然对燕王的好友同样在意, 且闵裕文不是寻常好友。在外界看来, 闵裕文和燕王一样, 像是贵妃的孩子。
闵裕文很识趣, 见崔贵妃似乎有话要嘱咐李幼白, 便寻了个借口去了殿门处守着。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总觉得贵妃看李幼白的眼神有些不对劲儿, 但为了什么,他又猜不出来。
殿中只有她们母女二人,崔慕珠便伸手握住李幼白的,抚着那柔软的指肚淡淡笑道:“你是不是喜欢他?”
李幼白一愣:“什么?”
崔慕珠:“卢辰钊,镇国公府卢世子。”
李幼白的眼神躲避,小脸却是红了,既没点头,也没否认。
崔慕珠方才在殿上全看的清楚,但因为旁人都在看卢辰钊拒婚,而她心不在焉只想看自己的女儿,遂才发现端倪,发现她的眼神全程盯在卢辰钊身上,会为着他的处境担忧,紧张,那神情根本藏不住。
“他哪里好?”其实崔慕珠想问,卢辰钊哪里比闵裕文好,但她抬头瞥了眼殿门口,终是阴晦了些。
李幼白揪着衣袖,觉得贵妃既已猜出便不好再瞒着,随后仔细想了想,然后想了又想,茫然:“我不知道。闵大人俊美无双,文质彬彬,性情总是温和有礼,他很好,没甚不好的地方。”
崔慕珠,他的好处何止如此。闵弘致与文宣乃生死之交,秦氏性格温婉贤淑,待人亲和慈善,幼白若能嫁到闵家,崔慕珠便是立时死了都不需得担心,因为闵家人一定会把她照料的很好。
这位卢世子呢,她尚且不大清楚,只知他祖上是开国公爷,但几十年前便阖家搬往齐州,过着闲云野鹤的悠哉日子,却不知如今这位是何心思,又能闯出何等天地。他也就罢了,他家人呢,镇国公和国公夫人,据说那位夫人出身一般,生了一子一女后稳当了地位,但在京中贵眷圈里,之于那位国公夫人的传言却不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