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慕珠瞟他一眼,道:“大理寺谁在主审玉堂殿的事?”
“镇国公府那位卢世子。”
刘识不解,“母妃缘何提到这个?”
“你那表妹在偏殿哭戚戚,叫我给她哥哥去陛下跟前求情,想得倒是美。孙家一堆堆破烂事,好的时候自己风光,不好的时候便拖我过去收拾烂摊子。”转头看刘识,又问,“孙少辉跟他爹一样,都是软骨头,迟早会在刑罚下招供,他若招出长公主来,朝堂上少不得要有纷争,你得提早有所准备。”
“是,三郎知道。”刘识去探望过太子,当时昌王也在,兄弟三人坐了半日,临走太子咳出血来,把他吓了一跳。
但太子习以为常,告诉他们不必担忧,太医说是肺火,过段时间驱燥便是。
“舅舅是大理寺卿,表妹这厢走不通,姨母会不会去找舅舅?”
“她去就是,哥哥不会帮她的,若不然也不能让孙少辉受刑。”崔慕珠有些累,摆手道,“你闲来无事与那镇国公世子探探口风,看他是不是长公主的人。”
“是。”刘识觉得卢辰钊与长公主没有关系,但为了确认,还需得多看看。
“对了,明旭跟那位李娘子如今怎样,可在一起了?”
刘识闻言笑道:“像是没有。”
“怎会?”崔慕珠奇怪,“明旭的样貌别说在京中,便是放在普天之下,都是很出众的。何况他文质彬彬,学问好,小女娘们不都喜欢他这种吗,我瞧着那位李娘子也是个惜才的,他俩分明就是天生一对。”
“那位李娘子不是普通小女娘,心里头有主意,咱们觉得明旭跟她很配,人家不一定这么想。”刘识感叹。
崔慕珠问:“她不喜欢明旭?”
“这我也不清楚,但看明旭的表现,像是没有得偿所愿。”
两人便又说起五日后的宫宴,崔慕珠知道父亲和哥哥也会来,便嘱咐刘识对自己的起居食膳多加防范,“你姑母是个疯子,她既对你父皇和兄长动手,难免不会殃及于你。总之你能防范便不要冒头,能避就避吧,还有,你那两个兄长,虽木讷了些,但人终归是好的,只是命不好,摊上你父皇这种爹,还有长公主这种姑母。
权力之下,全是棋子。”
姜皇后早年间害过崔慕珠不少回,崔慕珠自然恨她,但姜皇后的坏更多是来自她的蠢,被长公主当成刀子来伤害她,伤害一切长公主看不惯的人,最终连姜皇后自己的儿子都受到利用,偏她还蠢得毫不知情。太子和昌王的体弱,并非天生,而是在太医们日复一日的药膳下,调理出来的,此事便是长公主经手所为,这样大的事,陛下那般精明的人可能不知?
他当然知道,但他根本不在意。
刘长湛这种父亲,只看对自己有用的的,他不喜欢姜皇后,自然也不喜欢太子和昌王,既不喜,便也不在乎谁给他们下毒。刘瑞君和他如出一辙,两人互相算计,互相以为自己才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一个,可惜,刘瑞君棋差一着。
刘长湛是不可能任由她无限壮大的,她所有的小动作,早就在他的掌控当中,时机未到,不翻脸罢了。
崔慕珠察觉刘瑞君给太子和昌王用毒时,两人的身体已经受到损害,故而这么多年来都是文弱瘦削,便是再好的药也救不回来。
刘长湛护住了刘识,是因为他觉得刘识可以继承大统,做他的接班人,而不是因为他有多喜欢刘识。
“父皇的身子...”
“他自己有数,一时半会死不了,至少不会死在你姑母前头。”
刘识应声,拱手行礼退出仙居殿。
崔慕珠捻着腕上的白玉珠子,唇角溢出轻笑:文宣,快了。
她第一次见到言文宣,是在崔家后花园,那时他刚从江州进京,十一二岁的年纪,却生的俊美周正,言谈举止间不卑不亢。但毕竟是个孩子,被一群陌生长辈围着,回答完话,崔慕珠看到他后脖颈全是汗。
她才去给他解围,领着他从人群里脱身,去往花园闲逛。
他抹汗,她在旁笑,他便很拘谨,唤她姐姐。
崔慕珠比他大一岁,又生的格外招摇,在她记事起便有夫人登门,半开玩笑地要定她做他们媳妇。故而言文宣看她时,总是微微低头,避免与其对视。
初到京城的言文宣话很少,除了读书几乎没有旁的爱好。那时崔慕珠最爱干的事,便是跑到他院里葡萄藤架下跟他说话,虽然他不大回她,但能看出,他的戒备在一日日消减。
日久生情,却又谁都没提,只是对视时的眼神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