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璃扬了扬眉,笑着对沈御道:“你知道什么叫我的地盘我做主吗?”
沈御:“?”
等这些外来商人拉着一整桶螃蟹,准备带走的时候,直接被官兵给拦在了城门口。
“大王有令,螃蟹是我们东海国的特产,任何人不得私下买卖,若有外来交易者需要缴纳出关税。一只螃蟹一百贯。”
那些外来商人直接傻眼了:“?”还能这样来?
这些外来商人权衡了一下,有些咬牙交了税带着螃蟹离开。有些则直接放弃了这些螃蟹,被放弃的螃蟹落入了刘璃的手中,被她销往各地。
吃了亏的外来商人自然不甘心,便悄悄的联合了一些官吏将东海王的行为给状告到了天子面前。
刘璃似乎早有预料,给刘彻送来了解释的书函——之所以卖这么贵是因为运输成本高,毕竟路途遥远,她要确保卖给客户的每一只螃蟹都是活的,价格自然高了一点。
如果想吃便宜的螃蟹也可以,欢迎亲自来螃蟹的产地吴县。
众位大臣:“……”总算知道为什么东海公主会嫁去桑家了,这敛财的手段,简直和桑大人一模一样。
不出半个月,刘璃卖螃蟹赚到的钱便已经够她还去年和中央借的债务了。
还了钱之后,刘璃广而告之天下商贾,亲自来东海国采购螃蟹,只收取一只十贯钱的出关税即可。
一时间又有许多商贾前来东海国采购螃蟹,刘璃顺势开放其他物品的售卖,让这些商人空手而来,满载而归。
冬十一月,隔壁闽越国向大汉天子求助,希望天子可以派粮。因为闽越国也出现了蝗虫灾。今年秋天,颗粒无收。
第245章 出使闽越
冬日的阳光洋洋洒洒的从门口照射进来, 铺在了大殿的地板上,泛着丝丝缕缕的金光。整个大殿透着一种宁静安谧,叫人不忍打破此时的安逸。
刘璃放下手中的奏疏, 悠然的端起手边的茶杯抿了一口,“这闽越国还真是……啧……”她轻轻的啧了一声,眼底露出一抹幽暗深意。
站在殿中的沈御听见她的声音, 微微抬头便看见高座上刘璃捧着青盏纤细的手指,指腹干净洁白,指甲也修剪得精致漂亮。再看她妍丽动人的脸颊上, 不知何时露出了一抹似嘲非嘲的笑容,带着三分凛冽之意。
沈御心中微微一紧, 也不知是为了眼前的人儿,还是为了她口中的闽越二字。
刘璃这番倒是觉得这闽越国真是有意思,一方面不愿意臣服于大汉,一方面又拉下脸面来要粮食, 还真是“能屈能伸”。
闽越国想向大汉中央求助,就必须要越过刘璃的东海国,陆地上的和海上的路都被刘璃给堵住了,除非他能从天上飞过去,否则这封求助信就别想让天子看见。
她好整以暇的向后靠了靠,身后放着的是宫女特意做的靠垫, 里面塞满了软绵绵的棉花。这已经是刘璃来东海国的第三个年头了, 该享受的她还是会很享受的,这会儿向后倚靠着,她轻轻的叹谓一声, 眉宇间倒是透出了几分慵懒之色。
刘璃放下手中的茶杯,指尖在桌案上轻轻的敲了敲, 她知道这是自己劝降闽越国的一个机会,若是不成功,只怕要等两年后的兵刃相见了。
“大王。”沈御开口:“如今闽越国内正在闹饥荒,大王不如禀告陛下,派兵将闽越国一举拿下。”在他看来如今的大汉强盛,闽越国就算再富强也不足为敌。
刘璃听到沈御如此计划,不免扬了扬眉:“倒是个好主意,但……沈尚书可知道战争对于百姓意味着什么吗?”
沈御当然知道战争对于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只是他等这一天太久了,不想错过这个消灭东越王的机会。
那些平民百姓对于他而言不过是蝼蚁,就像当初自己一家人对于东越王余善来说,同样也是一群蝼蚁。
沈御说道:“闽越繇王和东越王素来不和,那东越王早有不臣之心,如今若是帮了他们,保不准为日后留下祸害。”
刘璃又多看了他两眼,心里暗自纳闷平日里话不多的沈御,怎么对闽越国的情况这么急切?再观察他的神情,那双漆黑的眼睛里似乎隐藏着什么东西,叫人看着不太真切。
刘璃看向其他人:“你们有什么意见?”
其他官员对于闽越国倒也没什么看法,一方面认为能帮就帮一下,毕竟是大汉的臣属国。另外一方面觉得不如直接将信件送去长安,全凭天子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