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璃将这件事情交给霍光去办,她对霍光的能力还是很信任的。霍光目前在东海国的作用,其实就相当于是丞相吧,只不过没有丞相的名号罢了。
她让霍光想出几道关于治国方针,或者国家改革的题目来,交由各郡县去落实。
所有能人才子都可以答题,回答得好,就有机会获得东海王亲自接见的殊荣,最后甚至可以入朝为官。
这一举措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变强大,从而在列国招揽人才。最后秦孝公得到了商鞅,积极的进行变法改革,从而使得秦国成为列国中最强大的存在。
霍光抬眸看向坐在王座上的刘璃,不知道为什么,明明知道她在使唤自己,可他莫名的愿意听从她的使唤。因为他知道,这个女人并非空有其表,她是真的在用心的想要为百姓做点事情,想要改变大汉。
“霍光,你怎么还愣着?还有其他事情吗?”刘璃见霍光杵在原地不动,便出声提醒他:“这件事情你要尽快落实好,希望在秋收结束后,孤的朝堂上能够站满了人。”
霍光微微回神,抬手道:“诺。”虽然如此但态度却不是很恭敬。
等霍光离开后,桃枝见殿中无人,这才小声道:“公主,霍侍郎对你也太不敬了。”
刘璃挑了挑眉:“怎么不敬?他不是向我作揖了吗?”
桃枝挠挠头:“可奴婢就是觉得,霍侍郎好像很不屑的样子。”
刘璃笑而不语。
霍光对自己的好感度一直停留在10点上,也不知道这个家伙脑袋里究竟想的是什么。
很快五个郡的百姓们基本都知道摊丁入亩的事情了,紧接着县令邀请重新登记户籍,日后会按照家家户户人口的多少来分配田地。
而且这次人口登记之后,以后就算百姓家里有了新生命,也不会再收取人头税了,而是按照分得的天地大小来收税。百姓们听闻这个政策之后,各个奔走相告,心里都在计算着,自家的几个人能够分到多少地。
此时百姓们恨不得立马回家造娃,在户籍登记的时候才能多分到一些土地。
当然有人欢喜就有人愁,豪绅地主家基本上都占了一很多土地,如果真的按照人口来分田的话,那才能分到多少地啊?
很快各县的豪绅都开始抗议起来了,有些地方的县令还是豪绅们一起推荐出来的,自然也拿他们没办法。
闹得最凶的是庐江郡,因为庐江郡有一部分豪绅是从东瓯国迁去的,那东瓯最后一任君主驺望,甚至还被刘彻封为了广武侯。他在庐江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势力,比起普通的地主豪绅,他背后还有氏族的支持。
几个郡守顶不住压力,奏疏刘璃,希望大王可以来平定此事,再这么闹下去只怕会出乱子。
朱山拊代为转达各个太守的意见,刘璃啧啧一声道:“朱太守,父皇既然将东海国分封给孤了,那整个东海国的地就是孤的。孤如今愿意出一部分钱从他们手里将地买过来,是孤心地善良。若是再闹下去,就不要怪孤不客气了。”
也怪这些地主太贪了,就算按人口分配,这些地主们也能分到很多田地。偏偏他们贪心不足,闹到现在还不消停。
现在豪绅地主手中的地,基本上是收刮民脂从平民百姓手中买走或者骗走的,这也导致了有钱的越有钱,没钱的越没钱。如今刘璃要重新分地,自然触及到了地主的利益。
“你传孤的命令,再有闹事不服者一律以聚众闹事处理,严重者直接抄家,家财充公。”
第241章 三省六部
刘璃当然不可能任由那些豪绅继续闹下去, 毕竟自己的时间有限,不值得为那些豪绅地主浪费自己的时间,她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呢。
想要解决这些土地主, 最好的办法就是杀鸡儆猴。
但如果真的要抄这些土地主的家,将他们的家财充公,却又不能用阻挠改革变法的由头。
“能成地主豪绅, 这背地里少不了会有腌臜事情,殿下随便找一个由头都可以让这些豪绅乖乖听话。”这会倒是霍光主动给刘璃献计了。
听闻霍光所言,刘璃指尖微微动, 轻轻的点了点面前的桌案,直言夸赞道:“霍侍郎好计策。”
如此一来, 她不仅能够达到杀鸡儆猴的目的,还能名正言顺的处置了那些反对自己的豪绅。山高路远,这些豪绅就算背后有长安城内的世家撑腰,只怕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