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也没想到,他们河边最常见的野草,居然还能如此鲜嫩好吃。就连其他地方的县令都忍不住来打听,这是什么东西。
在得知是河边的野草后,各人神情有异,但吃完了还想再来一大碗“野草”。
其实蒲菜作为菜肴的精髓就是要多放油,只有油多了才会入味。而西汉这个时候,油还是奢侈品,也难怪就算人们发现这东西没有毒,但也不会去食用了。
第二日,刘璃再召集众位县令来开会的时候,大家倒是活跃了不少。虽然也有人提出了意见,但是都不行。
其中最为直观的问题就在于,重新丈量分地的细节。刘璃适时候说道:“这样吧,你们都回去,然后在各个县里张贴告示,将摊丁入亩的税收方式贴出来,并招揽能够解决这件事的人才,只要能解决给百姓平均分田,孤便委以重任。”
众县令只得点头称是,而后纷纷向刘璃告辞。
之后几日,刘璃安排人将新鲜的蒲菜打包好,顺便将烹饪的办法写了下来,一起送去了长安。给远在长安的帝后也尝尝这未来的淮扬美食。
然而和刘璃送去的蒲菜一起抵达长安的,还有弹劾刘璃擅改政令的奏疏。奏疏上言辞凿凿的控诉了东海王企图越过陛下改变赋税,并且还附上了摊丁入亩的细则。
宣室殿中,刘彻一边品尝着这个鲜嫩美味的蒲菜,一边看着从丹阳郡送来的弹劾刘璃的奏疏。
苏文小心的站在旁边伺候着,见天子神情愉悦的看着奏疏,心里一时七上八下的。
所谓天子近臣,苏文早一步看到了奏疏的内容,自然知道这里面都是说东海王坏话的。本以为天子看了之后会勃然大怒,却不想天子不仅没有生气甚至还很愉悦。
“这叫什么,如此鲜嫩好吃。”刘彻品尝过蒲菜后,大为称赞:“哈哈哈,不愧是朕的阿璃,就算远在南夷,也不忘记给朕送来好吃的。”
苏文在心里擦了擦汗,而后连忙附和道:“公主……不是,东海王孝心,天地可鉴。”
刘彻将奏疏丢给一旁的尚书:“你看看,阿璃的这个摊丁入亩政策如何?”
尚书处的几个官员连忙将奏疏接过来逐一查看,许久后他们皆是称赞:“公主……额,东海王此举甚妙呀。”
而后几个人你一眼,我一语的又讨论了起来,刘彻慢慢的听着,神情也越发的舒展开,最后他只道:“阿璃的想法古怪又独特,此摊丁入亩,确实能很好的解决百姓赋税的问题,只是那些豪强地主,怕不会让她轻易如愿。”
自己的女儿,刘彻还是了解的。这项改革固然是好,但是如果没有强硬的手段,去对付一下地方豪强,只怕会很难进行下去。而阿璃究竟能不能,对豪强地主下狠手呢?
刘彻突然很期待。
**
刘璃很快便知道自己被治下的官员给弹劾去中央了,这若是换成其他诸侯王,只怕要被刘彻安上一个谋逆的罪名了。得亏刘璃身负任务,也得到了刘彻的默许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至于弹劾刘璃的官员,直接被千里之外的天子给罢免了官职,新的县令一职务交刘璃自己选择。
陛下竟然如此袒护东海王?很快那些有异心的官员就意识到了,东海王说的都是真的。只怕所有的一切都是陛下授意,不然陛下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安排一个公主来就国当诸侯王呢?
要知道这可大汉百姓心中最有神权的嫡长公主啊。她既然来到了这里,就一定有她的道理。
此时的刘璃已经带着自己的人和士兵一起搬离了郡守府,住进了已经修缮好的王宫。
这个王宫显然是不能和未央宫相比的,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个小王宫了。前面有议事的大厅,还有书房。
王宫后面还有寝宫,甚至还有后宫。总的来说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这个自己要居住五年的地方,刘璃还算满意。
她这次就带了两个婢女,所以王宫里还要招聘一些婢女,王宫的安全方面就交给陈非去负责了,有从长安带来的五万士兵,刘璃还算安心的。
一切事情都在紧锣密鼓的安排着,等王宫里的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刘璃便开始着手选拔官员了。
这个时候还没有科举制,察举制推荐上来的人,难免会有一些裙带关系在其中。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她能够有一双慧眼识珠的眼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