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卫青听到,是荀熠救了自己的妾室和儿子时,他连忙道:“等回府之后,我便安排人准备谢礼,送给荀先生。”
卫子夫点了点头,她想到了朝中臣子请立刘据为太子的事情,又看着眼前神情内敛,且英武的弟弟,缓缓的勾起了一丝笑容。
青弟,姐姐知道上一辈的那些事情,对于此时的你来说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姐姐不怪你依旧对刘彻忠心。但是不管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你都是我的弟弟,据儿的舅舅。
我们卫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你的战功,便是据儿争储的开始。这一次,只要据儿被立了太子,哪怕和刘彻同归于尽,我也要替上一世的据儿还有我们卫家报仇。
只要刘彻死了,我的据儿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天子。有你和去病在,就算据儿年幼,我相信也没人敢再动他。
“阿姐?”卫青发现姐姐的目光一
直凝着自己,眼眸中泪盈盈的仿佛很悲伤,他的心不禁一紧。
卫青并没有忘记姐姐曾经对他说的那些话,关于姐姐口中的前世,他其实一直铭记在心里的。他这么努力的带兵训练,去打匈奴,一方面是想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也是想保护姐姐。
阿姐的心中对陛下似乎有说不清的恨意,他害怕姐姐会酿成为大错,只有自己足够强大了,才能保护住姐姐。
卫子夫回了神,她低头擦干了自己眼角的泪,低笑道:“没事,只是又想到过去那些事情了。”
卫青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劝姐姐放下。
刘据怀里揣着书,去见自己的母亲和凯旋的舅舅。跟着内侍走到门口,刘据还特意扶了一下自己的发冠,整理了一下衣服。
“我这样可以吗?”刘据问内侍。
内侍连忙点头:“殿下衣冠端正,甚是精神。”
刘据这才放心的踏入大殿,看着端坐在殿内的母亲和舅舅,他抬手作揖:“孩儿拜见母亲,舅父。”
卫青起身,同样给刘据拱了拱手:“殿下。”
刘据看向卫青,眼中满是孺慕之情。卫青抬手拍拍他的小脑袋,笑道:“半年多不见,殿下似乎又长高了,也壮实了。”
卫子夫含笑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欣慰有之:“据儿如今在太学的成绩也一直很好,经常受博士表扬。”
卫青含笑问:“殿下在太学院都学了什么?”
刘据作答:“太学院的博士主讲《春秋》和《公羊传》,不过我更喜欢的事《谷梁传》,可惜博士在这方面讲解得不多。”刘据说着,从怀里将《谷梁传》取出来,展示给卫青看:“舅父,有许多地方我都还没读懂,你能给我讲讲吗?”
卫青骑奴出身,也没看过几本书,还是后来在刘彻身边当了郎官后,跟着刘彻一起学习过。只不过学习的都是《公羊传》,对《谷梁传》中的内容也不太了解。
他刚要开口,却被身后的卫子夫打断:“据儿,我不是说过,你不许看《谷梁传》吗?你现在就将这书扔了,烧掉!”
怎么又和前世一样了?怎么会如此?!
前世刘彻安排了太傅专门教据儿学习《公羊传》,可偏偏这孩子就是喜欢上了《谷梁传》,和刘彻的政治理念相反,刘彻才会说出“子不类父”这样的话。
“母亲。”刘据怔怔的看向朝自己走来的母亲。
“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卫子夫一把夺过他手中的《谷梁传》,伸手就撕,神情更是悲怆。
卫青连忙阻止:“阿姐,你这是做什么?”
卫子夫低头看着被她撕成了两半的书,又对上了儿子委屈却又不敢哭出来的眼眸,她痛苦的掩面而泣。
第129章 韩嫣(修)
刘璃带着尔雅做好了一大份水果沙冰, 她自己尝了一口,感觉甜味适中又凉快解暑,想了想让尔雅去将偏殿的刘闳叫来, 准备请他一起吃沙冰。
上次事情之后,刘闳便得到了刘璃的照拂,在未央宫里的日子, 也总算像一个正常皇子了。
这次上林苑之行大家都来了,总不能将刘闳一个人丢在未央宫里吧,所以刘璃就提议将刘闳也带着一起过来放松放松。
经过大半年的相处, 刘璃感觉刘闳这孩子话不多,很多时候都自己一个人呆着看书学习。明明才七八岁的年纪, 却活成了七八十岁的样子。而且刘璃又想到,阿娇打算用刘闳来当挡箭牌,为自己日后铺路。刘璃对刘闳心中有愧,便想着现在对他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