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就要看卫青是什么反应了,刘彻口中忠心的卫青,会不顾天子的意思,拥护他的侄儿成为太子吗?
**
果然不出阿娇所料,刘彻册封卫青为大将军,日后统领全军,并且可以开设属于自己的幕府之后,再上朝的时候,已经开始有臣子提议要册立刘据为皇太子了。
丞相公孙弘道:“陛下,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如今陛下没有嫡长子,当在庶出皇子中挑选出一位储君来,以稳江山社稷。”
意思就是,立太子的时候,应该选择皇后所生的嫡长子,而不是选择有贤能的。在没有嫡皇子的情况下,就选择母亲身份尊贵的皇子来当太子,而不是选择长子。
后面还跳出不少大臣们跟着附议,中大夫主父偃道:“臣以为,皇长子据可为储君。”
人家舅舅刚刚在战场上立了大功,又被封为了大将军,身份显贵。所以皇长子刘据非常符合成为太子的条件。
“陛下如今子嗣稀薄,唯有早立太子,方能以安民心啊。”
“臣等附议,早立太子以安民心。”
面对这群人的提议,阿娇冷冷的挑眉道:“如今朕不过而立之年,你们就盼着朕早日驾崩了吗?”
这话一出,瞬间挑起了众位大臣心中的弦,众人连连称不敢。
“既然不是盼着朕早日驾崩,那你们这么着急让朕册封太子,又是何用意?”
丞相公孙弘站出来道:“陛下,太子者,国之根本也。”陛下平时看上去挺英明的,怎么一到立太子的事情上,却总是推诿呢?
公孙弘想不明白,其他大臣们也都想不明白。如今皇后都已经三十五岁了,陛下想要嫡长子的心愿肯定是没办法实现了,为什么还不快点认清现实,从庶子中选一个出来当太子。
这个事情的道理,陛下没道理不明白啊。
阿娇深吸一口气,心中对刘彻气得牙痒痒。他将卫青提拔成为大将军,提高了卫青的身份地位,现在她就算下旨宣布将刘闳变成嫡出皇子,也显得过于刻意了。
没办法,阿娇只好使出拖延政策道:“这件事情不如等大将军从边关回长安再议吧。”
众人也只好同意。
七月初,卫青等六位将军成功凯旋,刘彻和阿娇商议之后决定在上林苑替大军接风洗尘。
卫青毕竟是皇长子的舅舅,所以这次上林苑的行程,卫子夫也可以带着自己的女儿一起前去为她的弟弟卫青庆功。
难得又到了放假时间,刘璃跟着阿娇提前几天入住了上林苑的行宫,将上林苑里的几个果园转了一圈,又摘了不少水果带回了行宫,打算做水果沙拉吃。
去年的葡萄成熟之后,通过嫁接技术,今年葡萄的产量几乎翻了好几倍。可惜现在还没有完全熟透,暂时不能用来酿造葡萄酒。
不过经过刘璃的提醒,桑弘羊已经在黄河流域的农户家里,收来了很多高粱。如今上林苑的酿酒坊里面,已经开始产出高粱酒了。
等再过年的时候,大家应该就可以喝到比之前用谷物酿造出来的上陵酒更美味的高粱酒了。
在大汉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不管是象棋还是围棋,或者是大汉的六博棋,刘璃都玩不过刘彻。想和竹青和乔下棋吧,她们又不会,下五子棋又有点太简单了。
尔雅吃力的拎着装满了水果的篮子跟在刘璃身后往行宫里走,刚走上行宫的台阶,从转角匆匆跑来一个小身影,没注意撞上了刘璃。
两人撞到了一起,对方怀里的东西掉在了地上,刘璃弯腰帮忙将掉在地上的书捡起来递给撞上自己的刘据:“这么着急去哪里?”
刘据将书抱在怀里,仰头看向刘璃,连忙抬手作揖:“据拜见皇姐。”
刘璃明显能够感觉出刘据对自己的疏离感,她还记得四年前,自己在去朔方城之前,在太学院里看见的那个小刘据,当时的他叫自己的称呼,可不是皇姐。
“不必行礼。”刘璃抬手将他扶起来:“下次走路不要这么急。”
刘据白皙的脸颊上出现了一丝红晕,他连忙点头答应:“诺。”
察觉出刘据的拘谨,刘璃也不再多说,侧身带着尔雅继续往行宫里走。刘据站在原地,下意识转头盯着刘璃的背影看了许久,一直到有内侍过来寻他,他才跟着内侍一起离开。
上林苑卫子夫所居院内,卫青在拜见过天子后,便得到了许可来看望姐姐卫子夫。卫子夫见到平安回来的弟弟,亦是欣喜,将这大半年来长平侯府的事情告诉了卫青,卫青也知道,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平安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