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海自然是早就到了, 等林茉吃了饭出门的时候,卤菜和山楂糕都已经装好,放在了自行车上。
经过这么多天的相处,宋桂枝也看出来了,周向海是真的对林茉好。
不说别的,就拿每天早晨来接林茉去送卤菜这件事儿来说,就够细致的。
再加上,周向海每天都会陪着林茉买完当新鲜的菜肉,和其他的需要的东西,再把林茉送回来,这一圈儿怎么着也得三四个钟头。
宋桂枝从周向海脸上从来没有见过不耐烦的神色。
对比村里的其他男人,周向海这样已经很难得了。
所以宋桂枝对周向海的态度也就肉眼可见的起了变化。
这会儿,她送林茉和周向海两个人出门,特意对后者挥挥手告别。
宋桂芝这样的态度让周向海有些意外,他看了林茉一眼,这才对宋桂枝笑道:“婶子回去吧,茉茉有我呢,您不用担心。”
宋桂枝:“哎哎,不担心,不担心。”
目送两个孩子走远,宋桂芝回到家里,脸上的笑容还没有散尽。
林业旺看了自己老伴一眼,故意问道:“咋的,周向海这房子还没有盖起来,你这态度就变了?”
宋桂枝瞪他一眼,“房子是房子,态度是态度,人家对咱闺女好,我也不能天天冷着个脸吧!”
可不就是这话!
林业旺其实早就想跟自己老伴儿说这事儿了,几次没有找到恰当的机会。两人在一块儿生活了大半辈子,他无比了解老伴儿的性格。
宋桂枝这人,说白了就是一条倔毛驴。
很多道理得她自己悟。
宋桂枝要自己没有想明白,你提醒她,反而会惹来一顿抢白。
几十年来,林业旺因此吃的亏可不少,年纪大了,他也渐渐想明白了,尽量避免往枪口上撞。
就对待周向海这事儿上,得亏他没有提前说。
李红梅听见公婆的对话,当下没说啥。
和男人林义一起下地的时候,李红梅悄悄地跟林义说:“你看着吧,咱家小妹的婚事可能很快就要提起来了。”
这话,林义不大爱听。
他皱了皱眉,看了自己媳妇儿一眼,“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李红梅白自己男人一眼,“这还用问呀?两个年轻人感情好,咱妈的态度变了,下一步就是好事将近喽。”
好事将近?
林义想想周向海的为人,觉得自己小妹要是嫁过去,应该也吃不了亏。
可他就是心里不舒服。
说白了,就是三个字:舍不得。
所以媳妇李红梅在旁边说这说那,林义显得兴趣缺缺,只偶尔嗯啊地应两声,表示自己还在听。
所幸李红梅只是想倾诉,也并不在乎丈夫给什么回应。
*
再说林茉和周向海。
两个轻车熟路地先去了机械厂食堂,这几天的相处,刘师傅跟两个人也算是挺熟的了。
也没多话,直接让人把卤菜拿到后面去称重,出来的时候告诉林茉有多少斤。
从昨天开始,林茉在跟刘师傅商量之下,每天多送了5斤。
也就是每天总共送15斤卤菜。
其实这些并不太够。
机械厂这么多工人,到了饭点,大家都乌泱乌泱的奔过来排队,只有在前头的几十号人才能抢买到卤菜。
卤菜太好吃了,几乎每个工人都想吃上一口。
无论是下饭还是白嘴吃,都好吃。
工人们跟食堂的工作人员抱怨了好几回,说每天送的卤卤菜太少,来的晚的人根本就排不上号。
打菜的师傅们把大家的抱怨反馈到刘师傅这里,刘师傅只说自己知道了。
其实刘师傅自己也听到无数回,可他就是撑着,压根没提让林茉多送一些。
后来,就连正厂长也特意来找刘师傅。
正厂长是个惯会处理关系的人,不管是对谁,他一向态度温和。
以前对刘师傅这个远方亲戚也是如此。
今天,正厂长却难得地严肃了神情,说:“既然工人们工人们反映卤菜不够吃,那你就跟人家多定一点嘛,扣扣索索的做什么?”
刘师傅一脸为难,“厂长,那个送卤菜的女同志,可是老路那边的关系。”
正厂长皱眉,“老路也是你叫的?”
刘师傅嘻嘻笑,“是是。”
答应完了之后他还是叫老路,“那是老路亲闺女亲自带过来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回正厂长却没有在纠正他。
“这个情况我能不知道?老路提前跟我打过招呼的。”
刘师傅:“是是。什么事儿都瞒不过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