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湘宁的身子养好,侯府的事情谈妥了,她便会离开。”
“嗯。”
沈辞宁漫不经心应着,缓闭上眼。
她累了。
她谁都不欠,再也不想掺和进来。
董氏得知沈湘宁去而复返,还带来了一应要用的衣衫,这次不好打发了出去,毕竟正如严韫所说,当初没有沈太尉的提携,严家不会到如此地步。
严家欠沈家一个人情。
董氏宽慰沈辞宁,“你姐姐养在家中,我知你心中有些不愿,为了大局为重,少不了诸多忍耐,日子熬熬便过去了,韫哥儿面冷心热,他对你终归是有情意的,你也不要瞎想。”
“如今朝廷交给他的事情多如乱麻,你需得多多帮衬。”
董氏也是沈辞宁心下不爽利,闹得家中不安宁。
少女乖乖的应声,“婆母放心,辞宁不会的,姐姐能来,辞宁不觉委屈,有的只是高兴,往后也多个作伴之人了。”她滴水不漏回说。
“如此便好,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董氏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叫我省心的。”
安顿好沈湘宁的落脚处,严韫用过晚膳又出去了,他已经耽搁了不少时辰,而今要过去主事。
沈辞宁沐浴后没有上榻休憩,在书房伏案不知在写什么。
香梅以为她在写账目,正要提醒她该休憩了。
凑近了,便瞧见了宣纸上正中.央那三个大字。
和离书。
第26章
香梅揉揉眼睛, 闭了又睁,险些以为她看错了,产生了幻觉。
小姐不说是经历千辛万苦, 但到底也算是几遭磨难, 忍受了多少白眼和闲话, 终于得偿所愿能够嫁给公子,一步一步坎坷过来的, 怎么会要和离?
多番确认之后, 香梅的确没有看错,她家小姐伏案写的的的确确是和离书。
她纵然认字不多,和离书三个字, 香梅认得。
“小姐?”香梅搁下手里的红烛。
“您...写这个是做什么?”要是被公子或者公子身边的人瞧见, 不知道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香梅往外看了一眼, 严韫身旁的小厮和下人并不在旁边伺候。
少女专注写着, 她动笔缓慢,一笔一触都无比地认真, 听到香梅小心翼翼试探的问话, 头也不抬, 平静回道,“和离书, 自然是和离。”
“小姐,您糊涂啊!”
香梅忍不住抢了沈辞宁手里的狼毫笔, 怕她又去拿旁的毛笔, 于是又将砚台给抱走, 研墨好的墨汁已经被打翻了, 溅到了案桌的四处,晕到两人的裙裾上。
意识到自己的声音过大后, 怕外院的人听见了揣测知道,香梅收敛了声。
劝说道,“小姐,您心中有什么,您就跟奴婢说好么?若有气,就朝奴婢身上使,不要闷在心里,擅自做主,这和离书写不得啊....”
沈辞宁接过她的话,说出香梅要劝解她的后言,“你是不是要说,我如今冲动行事,将来定然会后悔?”
“是这样么?”她的语调没有一点变化,静静看着未写完的和离书。
既以二心,难归一意...
“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她念了几句,后面的没有写完,该是到祝各自安好,一别两宽,将来再遇两人,各有姻缘。
“届时这封和离书出去,想必所有人都会高兴的,父亲母亲高兴,姐姐高兴,严凝高兴,严韫高兴...”
香梅不忍再听,“小姐替所有人周全,那您自己呢?您高兴么?”
她自嘲轻笑,沈辞宁高不高兴,会有人在意么?从头至尾,没有人在意过她分毫。
“我?”沈辞宁呢喃,指腹划过和离书的字眼。
轻声道,“我也坦然了,再也不用背负许多,终日活在姐姐的影子底下了。”
那些挑刻在沈辞宁身上的担子,姐姐的欢欣苦难与否,都与她再不相干,当初众人皆觉得她欠姐姐的,如今正好还了姐姐。
“你不要觉得是我糊涂,因为姐姐的到来气昏了头。”她只是想明白了。
香梅说,“难道不是因为大小姐到府上修养,小姐您心中有芥蒂?奴婢觉得您还是想想,不要轻易就和离,若是...”
若是将来后悔。
香梅反向来劝,“您这样做,反而会叫大小姐得意的,夫人和老爷就等着您松口呢,您主动让开不是给她人做嫁衣吗...”
“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香梅。”少女说道。“所有人都认为我是用计抢了本该属于姐姐的...真的不是。”
香梅说,“奴婢相信不是小姐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