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景没听说过这些东西,“温差?肥料?那些是什么......”
闻言,陶向晚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但仍然耐心解释了一遍。
虽然流景还有些听不懂,但还是应了。只是仍然有一个问题:“那荒田大,若是真的种下水果了,我们二人照顾不来。”
“可以请村里的其他人一起合作。”
那么大一块田,两个人种不来这点陶向晚也考虑到了,所以他先去找了袁安河,问他愿不愿意一起。
南方温暖的天气比较长久,即便是冬天,有些水果也照样可以生长,而这些正是这个世界所缺的。
袁安河听说了陶向晚的打算,想也没想便同意了。
“这么好的事情我当然要同意啊,镇上卖水果的人本来就少,山里野生的水果又那么少,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
但也有些事情是袁安河有些担心的,“只是......咱们没种过水果,这能行吗?这么大一块田呢!”
“不用担心,我会。”种水果对于陶向晚来说不成问题。
在刚毕业还没进公司的那一段日子,陶向晚什么都做过,种水果当帮工都干过,因此也学到了一些。
陶向晚自学东西又快,所以这个不成问题。
就这么说定了,他们便找村长当个见证人,买下了那块荒田,两家人一起开垦。
没过多少时间,大多数水果的种子也就种下了。
他们应季而种,并不讲究只种哪几种水果。
袁安河还是第一次种,今早过来田地时看到田地长苗了,异常高兴,说的话也多了起来。
“我啊,年轻的时候呢,很穷,家里都没一间好屋子。当时就想着,得娶个好媳妇盖一间房子。”
“后来遇见了你袁婶,也盖了间屋子,好日子也算是过着了。再后来,有了溪哥儿,就想着得给两个人更好的日子,想看着溪哥儿有个好婆家。”
“现在溪哥儿长大了,圆小子也三岁了,我也对这样的日子很满足。从前老是想着再好点再好点,后来啊才知道,哪有什么再好点啊,全看自己满不满足。”
说到这儿,袁安河笑了笑,“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
陶向晚看着地里绿油油的苗,想到了流景的笑容。
“嗯。”
*
流景和了面,还买了一只猪脚,今晚就做猪脚面。
猪脚要提前炖好,这样才软糯好吃,所以流景从上午就开始炖了,一直都守在旁边看着火候。
等陶向晚回来,猪脚也炖好了,面也和好了,下面煮面捞猪脚,一家人,就这样伴着夕阳,开始吃香喷喷的猪脚面。
“多吃一些。”陶向晚将碗里的几块多肉的猪脚夹给流景。
看着碗里的肉,流景有些无奈,自己就是特意多盛了些猪脚给陶向晚,哪知又最终回到了自己的碗里。
流景又将猪脚夹了回去,认真道:“就是特意盛给你吃的,下地辛苦,不多吃些怎么行?”
哪知,陶向晚直接将手里的这碗面换给了流景,将对方的面换到了自己手里,“好了,不许再换,你不辛苦啊?”
流景只好作罢。
洗过碗,流景坐在院子的台阶上乘凉,问道:“地里怎么样?”
陶向晚取了蒲扇,给人轻轻扇风。
“苗都长得很好,过不久就有大西瓜吃了。”
闻言,流景笑着鼓了股腮帮子,故意道:“我又不是小馋猫。”
陶向晚便刮了刮对方的鼻子,“好好好,你不是,我是。”
话音刚落,流景就想到了昨天夜里的事儿,瞬间红了脸,便撇过头去。
成亲已经大半年了,他还是有些羞怯,即便有时候是自己主动,但最终还是会被陶向晚掌握主导权。
谁知,这点小动作都被陶向晚看在了眼里,便凑过去亲了亲流景,“害羞了?”
流景轻轻推开了他,不吭声。
“好啦,不生气,嗯?”
知道对方服软,流景也松了劲儿,躺在陶向晚的怀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发愣。
他其实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白天绣绣足衣,有时候会和陶向晚一齐下地松土,也有的时候会和村里的其他哥儿一起上山采果子。
只要他想做什么,陶向晚都会毫不犹豫地支持。
即便是有时候他想学写字,陶向晚也会放下手里的活,耐心地教他。村里的哥儿没有几个是识字的,大多数都被汉子约束在家里,只做些家务带带孩子做做绣工。
只有到了农忙的时候,妇女们才会去下地帮忙干活。
要说去镇上玩或者看外面的世界,是截然没有的。
“夫君。”流景软软地唤了一声。
“嗯。”
听到回应,流景也没再说什么。他就是想唤一唤对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