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如在一旁听的心都要跳出来了,暗道:三皇子哟,明知道宜妃是圣上的一块儿心头病,怎么还上赶着往上踩!
谁知昭德帝闻言,并未动怒,只是陷入了沉思。
“罢,你想去就去罢。让叶清和你一道,他武功高强,能护着你们。”
“谢父皇成全。”裴霄磕了个头,这才离开。
裴霄这一招棋走的险。宜妃在世时确实很喜欢逗弄裴琳,和嘉嫔关系也算得上是亲厚,但自打宜妃过世,嘉嫔就疏远了裴霄,裴霄与裴琳更是没什么接触。他这么说,不过是想唤起昭德帝对自己的一丝愧疚罢了。
尉迟广淮如狼似虎,裴琳又对叶清有情,裴霄心里升起危机感。来时他便想好了,假如皇上真的让叶清去送亲,自己跟在一边还能看护,就算叶清不去,自己亲手把他们俩送到北荒,也图个心安。
“陛下怎么还愁眉不展?”裴霄走后,刘福如看着眉头紧锁的昭德帝,小心问道:“有了三殿下照看,陛下也能放心答应了二公主的请求,这岂不是好事?”
昭德帝被和亲的事闹的心力交瘁,又被裴霄一言激起了对宜妃的回忆,一时气闷,“你去拟旨罢,着三皇子裴霄和虎啸骑左将军叶清护送二公主前往北荒和亲,十日后出发。”
一干人等接到了旨意,有人欢喜有人忧。
裴琳自然是开心的,因为和亲一事萦绕在眉头的郁色都消散了些。裴朔一连让两个对头离开了京都,心里更是畅快。裴霄求仁得仁,按部就班地作准备。叶清在京都待久了,也有些怀念边疆的草原。
只有尉迟广淮咬牙切齿,暗骂裴朔:你倒是厚道,我说让叶清送亲,你还买一送一!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出自汉代无名文人的一首五言诗。)
第19章 和亲(3)
昭德十一年十月十五,南苍二公主裴琳随北荒五皇子尉迟广淮一同前往北荒和亲。三皇子裴霄,虎啸骑左将军叶清随行,另拨五十虎啸骑将士护卫。
这一天南苍百姓自发地站在两侧街边,看着从皇宫出来的车马和一箱箱系着红纱的嫁妆。裴霄,叶清和尉迟广淮三人骑着马走在前面,身后是北荒使团,二公主的马车,丫鬟侍从和虎啸骑众人。帝后,后妃和皇子公主站在宫墙上遥遥相送,刚晋了位分的嘉妃被人搀着,泣不成声。
百姓们一路望着这位为了两国和平远嫁他乡的公主,更有心思细腻者,暗自垂泪。
裴琳坐在马车里,看不见外面人的表情。今日离宫拜别帝后和母妃时,她已经哭过一次了,此时倒像是有些麻木,对着手炉出神。
裴霄看着有些疲累,圣旨下了没多久,自己就被卢相叫走,训斥了一番。卢怀仁自持是裴霄背后的人,对他这种自作主张的行为很不满意。为了给他教训,暗示门生明里暗里下了不少绊子。裴霄不胜其烦,疲于处理这些明枪暗箭。临行前为了没有后顾之忧,放下身段跟卢怀仁请罪,谎称是太过心急,想要趁机将叶清收作臂膀,怕错失良机这才没有提前告知。卢怀仁自认为了解裴霄,知道他的野心,再加上裴霄言辞恳切,便信了七分。又语重心长地教导了几句,就翻篇儿了。
裴霄是靠着卢怀仁翻身的,这么多年一直按着卢怀仁的意思行事,现在的他虽然有了自己的势力,但还没有能力彻底和卢怀仁撕破脸,只能委曲求全,虚与委蛇。这次出京对裴霄来讲,也算是让自己喘口气,他真怕哪天忍不住,一刀杀了这位南苍宰相。
和亲车队浩浩荡荡地出了京都向北前进。
“狗皇帝!纳命来!”和亲队伍刚出城门,宫城下人群就突然暴动,一群黑衣人手持□□,朝昭德帝的方向放箭。冷箭来的猝不及防,大内禁军和羽林卫匆匆护驾,却还是有一支箭冲着昭德帝飞来,一旁的裴朔找准时间,伸手挡在了皇上面前。那弩箭力道极重,直接贯穿了裴朔的手臂。城墙上乱作一团,大内禁军战战兢兢护着众人回到了宫里。
羽林卫在人群中搜捕,却见他们跑也不跑,一个接一个在羽林卫面前服毒自尽了。
这批黑衣人是北荒安排在京都的暗桩,只不过数年来一直没传回去什么有用的消息。尉迟广淮早有处置他们的打算,便借着帮裴朔的机会,假传口谕,让他们在使团离京后出手暗杀。尉迟广淮一番家国大义,声泪哭诉,便让这群北荒暗桩一个个视死如归,甘愿飞蛾扑火。
尉迟广淮从北荒来的路上,遇见了几个自称是朴阳教的教众,在一些城镇中宣传什么帝王将相无有种,一梦黄粱逍遥烟的言论。看着教众数量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