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土匪进京为官,诱拐了清冷陛下(72)

说着,声音都透着凉意,“完了完了,不知道那册子她是不是都看完了,京城还有的安宁?”

“父亲,您莫要着急嘛。”

杨云舒瞧自家父亲焦虑,就倒了一杯安神茶,递过去安抚说,“贺家的事情早就爆出来,只是被人按压下去了,矜侍郎如此做,也是为民除害,这是贺家罪有应得的。”

“再者景安侯,女儿记得前年,一个小县就传出尼姑庵的事情,只是太过惊世骸骨,没有多久也没有了动静。”

“现在人证物证都有了,可见景安侯确实做了如此伤风败俗之事,难道还治不了罪了?”

“若矜侍郎是看了咱们家的册子,才有的线索,那我们杨家还有功劳呢,父亲怕什么?”

“为父怕什么?”

礼部尚书喝了几口茶,还是心慌不已,看向女儿说,“你养在闺阁,不知道朝堂的险境,景安侯嚣张多年,凭的是什么?

永安长公主,不仅仅,是军功!动了景安侯,老景安侯府的部下会罢休吗?”

说着,恐慌中又有无奈,“你当事情这么简单,有了人证物证,就可以把景安侯绳之以法?

女儿啊,这世上的律法,那是给无权无势的人!”

杨云舒的心口猛得一跳,想到大理寺卿病了,那就是在忌惮,才回避的吧?

忽地面色也沉了沉,不免担心起矜桑鹿。

“那,矜侍郎会有危险吗?”

“这个女土匪,老夫就两天没守着她,就能把京城捅出个窟窿。”

礼部尚书深呼吸,想到和景安侯牵扯的势力,面色就难看,“是老夫没和她说,朝堂的势力错综复杂,这可不是武力就能解决的,要凭权势!

她敢动皇亲国戚,这不是送上门找死。景安侯做了多少坏事,朝臣岂会没有个数,可这些年那些告状之人,哪个不是疯了,就是死了。”

皇亲国戚个个袒护着,仗着有功勋,便是陛下都很难办。

这女土匪真是嚣张啊,一动就动有军功的景安侯。

“父亲,您先进宫吧,看看陛下如何说?”

杨云舒对朝堂上的事情知晓不多,可了解景安侯府的小姐,哪个不是嚣张跋扈。

能在京城横着走,也要有足够的权势。

“是要进宫。”

礼部尚书再喝了一杯茶,压下了心中的惊骇,才朝着皇宫去。

矜侍郎是礼部的官,只要不掺和大理寺的案子,本官也不安排她做事,就没人有机会动手脚。

可,她都把事情捅出来了,还会乖乖待在家里?

想到这里,礼部尚书在心里骂起大理寺卿了,这个老家伙,遇到事情就躲。

不过皇亲国戚的案子,也非是大理寺卿一人能审的。

可惜了,瑾王爷又没有在。

眼下可真没有合适的人选。

“诸位爱卿,觉得朝中谁合适审理此案?”

冀闲冥看向静默的几位大臣,瞥见礼部尚书的面色难看,就问,“涉及佛门清誉,也关乎礼法,礼部可有举荐之人?”

“微臣.....”

礼部尚书纠结再三,似是鼓起了勇气,才说,“微臣愿意协助查案,主审,微臣就没法担当。”

冀闲冥还有些意外,就听着崔首辅说,“陛下,既有人报案,又牵扯到景安侯,案子不能不审,老臣想推荐老臣的孙子。

他虽还年幼,可也是正儿八经中的探花郎,先前还得刑部尚书挽留,不如就让池砚审理此案。”

凌相爷见他们一个个自荐,眉心拧了拧,这会儿能压得住景安侯的,还真得崔家。

可崔家站出来,这是要除去景安侯了?

斟酌一二后,也上前两步道,“老臣也举荐一人,乃老臣的女婿,现任大理寺少丞,既在大理寺报的案子,大理寺卿又病了,他这个少丞审理,也是应该的。”

第54章 你莫要太深情

冀闲冥见他们都自荐,静思片刻,并未立即应下,明日早朝再说。

只是提了几句这个案子,吩咐他们将大理寺报案的人安置好。

夜已经很深,瞧他们都有决策,没留他们,就让他们都回去准备。

崔首辅他们三人便行礼退下,离开御书房后,崔首辅还怪异地看向凌相爷问。

“你这个人惯来先权衡利益,才行事,今夜这是怎么了,竟会主动揽事,这可不像你的性子。”

“本相爷不过是为陛下分忧罢了,景安侯这个案子,放眼朝堂,除了咱们两家,谁敢审问?又有谁能压得住?”

“为陛下分忧这种话,你当老夫会信?”

“怎么,就属你崔首辅高风亮节,还不许本相忧心朝政?”

凌相爷说着,见崔首辅一副不信的样子,便靠近轻声道,“你能抓住机会,为你的孙子谋个官职,老夫为什么不能为女婿打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