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公公忙应声出去办事,还有些意外,陛下竟是没有召矜侍郎进宫。
也是,这些事情,都是矜侍郎闹出来的。
不过这女土匪的脾气真好啊,去了贺家,一个人头都没有砍。
崔首辅收到宫里的消息,忙沐浴后更衣,就见是孙儿亲自来服侍自己,就问。
“可是想随着老夫一同去皇宫?”
“孙儿还没有官职,就不去皇宫,只是外面天色已黑,孙儿还是送着祖父去,就在宫门外等着。”
崔池砚给祖父穿上官袍,戴上冠帽,言语还有些惊讶,又忽地叹气说。
“孙儿真的以为她是看古书去的,没有察觉,她另有目的。”
话落,又问,“贺家和景安侯府的事情,真的是从礼部尚书的小本本看到的?”
“杨家素来有记事的习惯,还有专门记事的人,老夫曾听杨老爷子提过一次,也曾无意间瞧过一回,写得十分细致。”
崔首辅点头,瞧孙儿给自己佩戴好了玉佩,便拿了镜子看了看,没有不妥,便朝着外面走去,声音很是低。
“不过这是杨家的私密之事,除了和杨家熟悉的,没人知晓。
这女土匪去了一趟杨家,贺家几十年前的罪行都能翻出来,定然就是从杨家的小本本看到的。”
“那矜侍郎的势力就很可怕了。”
崔池砚扶着祖父上马车,坐下来后吩咐马夫朝着皇宫去,轻声说。
“才一个晚上,就能将证据都找到,这非是一般人能办到的。她说来京城,不会带上明月寨的土匪。
那她用的,又是哪里的土匪?京城外面新收的土匪,还需要管教后才能委以重任。”
崔首辅听着,眉心拧了拧,看向崔池砚问,“你在西边可听说过女土匪的家人?”
“只听闻矜老寨主夫妇很早就离开了明月寨,不过,矜侍郎似乎有位兄长。”
崔池砚知道明月寨的寨主进京为官,便特意多打听了一些,“只是这位兄长大概四五岁就离开明月寨,有说是病逝,有说是江湖人,还有说,入了军营,是位赫赫有名的少年将军。”
第53章 怎么会上赶着嫁给土匪
“少年将军?”
崔首辅惊讶地看向崔池砚,脑海里也是想着东淮国扬名的将军,蹙眉问。
“明月寨的土匪不是没有籍贯,怎么还能参军?我们东淮国挑选士兵,也是层层筛选,不是东淮国良民的籍贯,可入选不得。
再者,有姓矜的少年将军?老夫怎么不记得?”
“孙儿查了,确实没有姓矜的将军,也兴许,他没有随矜姓,可能随母姓。”
崔池砚见祖父默许矜桑鹿的兄长是将军,想到自己打听来的消息,就说。
“听闻矜寨主的母亲,是位大户人家的小姐,具体的,打听不出来,只知道,很富有。”
“哦?”
崔首辅听着更是惊讶,“大户人家的小姐会嫁给土匪?掳回寨里的?”
“不是,明月寨不曾掳人,相反,孙儿打听的消息,是矜侍郎的母亲,带着数百车子的嫁妆,非她父亲不嫁。”
“哦!”
崔首辅闻言,又是一惊,只觉得稀奇,能拿出数百车子的嫁妆,那确实是大户人家不错。
可怎么会上赶着嫁给一个土匪?
忽地想了想矜桑鹿的容貌,难道是被美色所迷?
“祖父,我觉得矜侍郎的身份,似乎不简单。”
崔池砚想到昨天见到的女子,张扬又霸道,气场也凶凶的,可安静看书的时候,却若有若无流露出的矜贵。
便是他妹妹这样扬名的世家女子,都少有这样的清雅。
“她竟认得古书,土匪寨子,还有藏书吗?”
“老夫问过陛下,陛下并未直言,只说,矜侍郎的身份,现在不易透露。”
“如此说来,她的身份确实不普通。”
“若普通,她就不会对上景安侯,皇亲国戚,哪里是这么容易对付的,此女,麻烦大了。”
这个女土匪没有来京城,可谓是风平浪静,可她去过贺府,贺家就急着去官府认罪。
朝堂上的官员,谁会猜不到和她有关系。
崔首辅还很讶异,她是如何敢的?凭着西边称霸的三十座山?
可她如今在京城,先是断人财路,又和皇亲国戚对上,就不怕?
矜桑鹿怕不怕,礼部尚书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此刻提心吊胆!
“就知道这个女土匪来看书,没有那么简单!”
礼部尚书急着在屋子里打转,心慌个不行,“她一定是看到了杨家记事的册子,不然几十年前的事情,她如何清楚的。
还能扳倒了贺家,还有尼姑庵,那册子上只记了一点点,都不明显啊,老夫都不敢信,她竟是捅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