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在上(217)

作者:禁中非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国玺?!

宁宸渊指下一颤,有些难以置信眼前看到的东西。

东唐王朝手握着真正的传国国玺才能令八方诚服,那是一枚有着一角缺失以黄金修补的玉玺。

只是元朝之后,真正的传国玉玺便遗失了,之后历代皇帝都只是按照祖制仿制而成罢了。

而这枚印记,的确按真正传国玉玺的纹玺图案刻绘的!

宁宸渊猛然转过头,看着楼梯下的空棺,心中的恐惧在不断的升腾。

怪不得能用上这么多的镇魂铃,这些可是以一国之力倾力所铸!

里面到底是何物,竟然能被与一国之君的名义惶恐一般的镇压。

甚至还需要用上“惟愿皇天庇佑”这样的字眼,更将其深埋于此,随时害怕它重见天日!

宁宸渊走下楼梯,只是在棺椁的周围细细的查看,并未立刻靠近。

棺椁的造型与上面的八座棺椁是相同的样式,很显然是同一时期入葬的东西。

可地面石板却与周围的材质是不一样的。

地面的石板极为粗糙,并不十分平整,中间的石台更显得突兀,像是从旁的地方抬过来,直接放在此处而已。

地面有些淤泥,并没有属于鱼虾生活过的踪迹。

残留的河泥大多都已经被人清理了出去,潭底并没有属于寻常河道的腥臭味道,而是一股墓地里沉腐气息,以及一股特殊的木质味道。

这味道宁宸渊知道的,是柏木桐油。

大抵是从棺材里发出的,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岁月,依旧经久不衰。看来被套棺装在里面的棺木并没有渗水在里面,密封的手法是非常绝妙的。

在潭底的四周石壁上,有着几块石碑贴在墙壁上。看石材的材质,与地面上的石材才是一个时期的东西。

宁宸渊眼神闪了闪,想起方才在半腰的石壁上,见到的那块石板上所书了几个字。

【借穴锁妖】

宁宸渊恍惚间有些明白了,他脚下这块地方才是真正的陵墓所在,而上方那些都只是后来修建的墓罢了!

怪不得九座石棺会出现在这里,这是一座墓中墓!

不得不说古时的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居然有高人想到借由不知什么时期地下陵墓的风水,来镇压这第九座棺椁之物!

或许是地势或者旁的什么东西,这座陵墓中到底有什么优势能够对镇压有所助益,现在的宁宸渊还不得而知。

可高人却依旧能借用了此地的地势,来达到自己“锁妖”的目的!

宁宸渊不由再次回头看向上方,这个角度隐隐可见上方的石台。

九座……

在北斗七星的星象旁,的确是有两颗星辰辅佐在侧的。

宋代道教天书‘云笈七签’二十四卷“日月星辰部”曾提及,北斗七星还有辅星、弼星的存在,时称北斗九星;五代徐铉《步虚词》诗曰:“整服乘三素,旋纲蹑九星”。后来两颗渐渐隐失,成为“七现二隐”,故今有北斗七星之说。

北斗七星和辅佐二星共指九曜,亦称“九执”。

九曜不是本国原有的天文术语,是在隋唐时期随着印度佛教密宗和婆罗门教传入汉地的。

而北斗九座星辰亦都有自己的名字,依次为:天枢星、天璇星、天玑星、天权星、玉衡星、闓阳星、摇光星,洞明星、隐元星。

由此位布阵课见是隋唐之后的手法。

思绪在宁宸渊脑海中一闪而逝。

似乎曾经在某本道书的残章中,他听过一道关于以九曜星辰为阵眼的布阵之法。

只是手法不太记得了,而名字宁宸渊倒是还有些印象。

九曜裂天祭兆镇祟阵!

这是道法秘术里的九曜裂天祭兆镇祟大阵。

宁宸渊心中大惊,连脸上也出现了骇人的神色!

怪不得要用上活棺生祭的手法,除去自己所躺的那座棺椁,另外那七座石棺宁宸渊是检查过的,内里均躺着一具道士的尸体。

这七名道士怕是自愿成为生祭的活人!

加上自己便是八位献祭的活人,而目的只是为了镇压住这第九座棺内的活物!?

镇祟大阵早已失传,可宁宸渊不由想到了一个近似的镇压手法,同样是以活人为祭,而世人也稍微知晓一些它的恐怖名讳!

那就是“死人灯”!

这手法也是有些年生了。

若放在现在,也只是在二十四门内有些懂行的人知道。

许多年轻的后辈别说见过,估计连听都没听过。

此法起源大抵是元宋年间,道士发现尸身阴魂不散、怨念极重,便以自身躯干为符咒,在全身画满了定魂咒后,服下丹毒后随尸一并躺入棺木中,与尸同葬,目的是达到用自身的阴神镇压妖鬼的效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