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进了和对家一起写的剧本+番外(183)

卫潇潇因此掌握了大周的军营驻扎处,知道了大周可能在未来半月内来一次夜间突袭。

卫潇潇把不准到底是什么时候,只能提出要加强夜间守卫。

不过她和黎越的话早就不如当初那么好使了,因为自从玉门关和阳关被攻破后,羌国再无打赢过一场胜仗。

因为黎越和卫潇潇毕竟没有真的上过战场,纯粹是根据对笔下人物的了解铤而走险才打赢了第一仗,战败后的吴镇想必也受到震慑,不敢再采用激进的战术,甚至实际定下战术的人可能是大周军营中的别的将军,就为了防止再次被猜到。

果不其然,之后黎越和卫潇潇商讨出的几次埋伏点都未能命中,羌国惨败。

尤其是上一次,黎越提出自己最后一次制定战术,如果不能成功就退出军帐,得到了络腮胡和其他将军们恶狠狠的同意。

现在羌国军帐驻扎在嘉峪关六十里外,大周可能是因为丢失了阳关和玉门关,行军策略非常沉稳,几乎从未进行过主攻。

黎越命前线部队撤回大本营,以做羌国撤军的假象,等大周军队出来查看时再利用弓箭手射杀敌军。

设想很好,但还是失败了。

大周过于谨慎,只派出几个斥候前来查看,羌国人严阵以待等了整整一日,大周也没有出兵的动静。

此日正好羌王前来军帐,目睹一切的他神色不变,只道:“本王看众将军打了几月,也都累了,不如今晚在大帐设宴,鼓舞一下我军士气!”

说着他特意看向黎越和卫潇潇:“尤其是我军两位优秀将领,可一定要前来啊,不能不给本王这个面子!”

话说到这份上,卫潇潇只能上前称是。

黎越还有些担心晚上大周会不会起兵,看向帐外的眼神略有担忧。

羌王把他二人的神色都看得仔细,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弧度。

卫潇潇低着头,并没能看到那抹笑容。

她只觉得心脏狂跳,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已经发生,或者将要发生。

会是什么呢?她的心口传来一阵一阵闷闷的痛。

她也不禁向遥远的东方望去,太阳早已西沉,东方显出朦胧的灰白来。

一个时辰后,羌王果然整出一顿丰盛的晚宴。

这还是卫潇潇和黎越来到羌国之后第一次同羌王坐在席间吃饭,他们坐的位置不前不后,差不多正中间。络腮胡坐在黎越右手上位,离得还有两位将领,而卫潇潇就坐在黎越左手边。

人陆陆续续坐下,宴会便开始了。

羌王举着酒杯:“我国军队坚不可摧,战无不胜!诸君举起酒杯,一同祝愿我国大破大周!”

众人纷纷叫好:“好!”“干了!”“大周必败!”

军营里将领多,文臣很少,所以营帐里喝了酒之后就变得热闹起来。有的拉着旁边的将领划拳的,有的高声叫嚷着唠嗑的,一时间好不热闹。

正到酣时,羌王拍拍手,示意大家安静。

“本王前日里遇到个大周的剧团,听他们唱了一出,很有滋味。今日正是好时候,请诸君都欣赏来。”

羌王漫不经心地看过来,笑道:“对了,我们还有两个大周人呢,公主和上官越可要好好听听啊!”说着对他们举了举酒杯。

卫潇潇回道:“陛下,臣不敢再称大周人。大周将我赶尽杀绝,我与大周皇帝不共戴天。”

说罢,端起酒杯示意一番也一饮而尽。

羌王不置可否:“叫他们上来,演着。”

上来便是个戴着手铐青面獠牙的将领,对面站定了一个白面小生,穿着龙袍,像是天子。

那将领坐在上头,虽然戴着手铐,气势却不减,对着对面的天子便骂。

卫潇潇听得不算很懂,听得“小唐儿不是仁义汉,他和纣王都一般”两句,面色变微微变了。

她总觉得此事蹊跷,羌国一个文化产业如此贫瘠的地方,怎么能欣赏大周的戏曲,语音语调有差不说,连文化背景也颇为不同。

恐怕这是特意演给我们看的,卫潇潇想到接连的败仗,心像琴弦一般绷紧了。

不多时,那将领骂完,天子带着人下去,又上来一个穿着黑衣唐服,像神探狄仁杰里的狄大人一样的衣服,留着长须。

那将领一见此人,又开始神情激昂,两手紧紧并在一起也要指着那人骂道:“将反诗留在营门口,山后去投刘武周”。

卫潇潇看出来这是尉迟恭投唐一事,刚刚的天子怕不是李世民,只是这戴着手铐之人的身份,怎么也想不起来。

那将领又是一番慷慨的细数对面那人的成就,最后怒气冲冲,调子加快,梆子敲得如同马蹄疾驰,石破天惊一般喊出来四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