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淡淡的道:
“这事儿,公道自在人心。”
对上摇光那清亮笃定的眼神。
西鲁克氏微微怔了一下。
继而神色一动恍然道:
“也对,实是我多虑了,你向来都主意很正。就说之前李四儿的那事儿,我还以为牵连到大公主的名誉,后续可能处置不了了。谁想到你居然能另辟蹊径,将其定罪了,办的真是大快人心哪。”
之前。
摇光将李四儿的事情交给督察院那边儿之后。
不到一周的时间。
就有京城附近的,十二户被李四儿害的家破人亡的人家闻讯赶来,实名投书喊冤,状告李四儿的恶行。
而且,全部都拿出了大量详实的人证物证。
其中的有些证据,更是让人看着触目惊心。
就连摇光本人也没想到。
李四儿一个小小的深宅女子。
行事竟然能这般恶毒。
其中有一件事摇光的印象最深。
就是一个商人家的小闺女,刘怜儿,刚刚满十六岁。
就因为长得容貌姣好,和李四儿有七八分的相似。
李四儿就看不顺眼,认为对方是个威胁。
趁着刘怜儿去庙里拜佛回来的路上,着人拿刀将她的脸给划花了。
直接毁了这个年轻女孩子的一辈子。
事后,其不但没有任何的悔过之意。
没有任何的赔偿。
反而威胁女子家人,若是敢告官的话,就让其家破人亡。
实在是蛇蝎心肠。
之后。
随着这样令人发指的事儿被曝出来之后。
李四儿的下场,自然已经注定。
很快。
三法司在查明情况属实之后,判了李四儿斩立决,收监之后等待秋后处决。
如今也八月了。
算起来。
李四儿也就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活头儿了。
至于那两个谣言事件的从犯。
太监小陈子和李四儿的贴身丫鬟梁玉。
倒是侥幸都留了一条命。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最终也都被判处了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
“好,看赏!”
“哎呦,还闹天宫还得是肖玉秋啊,这筋斗翻得都快赶上真猴儿了!”
“是极是极,上次我们府上唱堂会的时候......他就翻过嘞。不过上次是一共翻了十六个筋斗,这可是他的拿手绝活儿。”
因着武生肖玉秋刚才在台上不间断的连翻了十九个筋斗。
一下子点燃了场上的气氛。
台下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叫好喝彩声。
贵夫人们看的高兴。
自然也不吝啬。
纷纷拿起手边的钱匣子,大把大把的往看台上撒钱。
一时间看台上叮叮咚咚。
大珠小珠落玉盘。
气氛格外热闹。
浮生若梦是女子茶楼。
又没有男子出没。
所以。
相比于在戏园里子听戏,贵夫人们自然也更放得开。
打赏也都变得豪爽恣意了不少。
“这肖玉秋小名儿叫秋生,是如今京城里最红的武生,人称玉面郎。不光人长得俊,身段儿扮相好,台上功夫也极佳。最多的时候,一次能翻二十六个筋斗,落地干净利落,比之当年的红极一时的翟玉鹰也不差什么了。”
看摇光的目光投向台上。
西鲁克氏笑吟吟的介绍道:
“如今京城的所有戏班子里,属他的名气最大。除了这《闹天宫》,最拿手的还有《长坂坡》赵云,那工架气度尽显大将风,枪花翻转,靠旗飞舞,场面极好看的。谁家开堂会要请他登一回台可不容易,最少都得五百两银子咯。”
说到这里。
西鲁克氏笑眯眯的瞟了一眼坐在旁边神色淡然的摇光。
语带一丝调侃的道:
“我敢保证这些听戏的夫人里,十个有八个都是他的戏迷。怎么样,过会子下了场,让他来给您敬杯酒?”
摇光在大清这么久了。
虽然也经常听戏,但也仅限于听个热闹动静。
并不太懂里面的那些门道儿。
对于这些名角儿,也没什么想要亲近的粉丝心态。
所以。
自然对西鲁克氏的提议不怎么感冒。
果断的摇了摇头。
把玩着手上的碧玉扳指。
语气不在意的道:
“不必了,远观就好。”
第176章
常言道。
一个女人制造的动静约等于五百只鸭子。
这话虽然说的有些偏颇, 但亦不远矣。
尤其是成了亲的女人坐在一起,喝茶听戏的空档儿,总会叽叽喳喳, 见缝插针的聊上几句家长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