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吓得不行。
“陛下……微臣句句属实,是为南明,是为陛下啊,求陛下三思啊……”
沈暮迟却在气头上,不管不顾。
“拉出去!”
“陛下……”有大臣又跪了下去:“郭大人是朝中肱骨之臣,句句皆是肺腑之言,为今之计只有将太后交出去才能平息怒火,请陛下考虑考虑郭大人谏言,三思啊!”
有一就有二,其余大臣们纷纷跪了下去。
“求陛下三思啊!”
“求陛下三思啊……”
“求陛下交出太后吧……”
第172章 让武安王回来
所有人都围着沈暮迟,大有逼君之势。
沈暮迟看着眼前乌泱泱跪了一大片的大臣们。
他是皇帝,他有绝对的生杀之权,可是杀一、杀二,总不能杀了全部吧?
终究是法不责众,大臣们打定了主意,定是要用一人的性命保全整个南明。
不管怎么算,这也是一笔合算的交易。
他们将沈暮迟逼到了绝处。
“退朝。”
这个时候,沈暮迟只能无奈地道了一声。
“陛下?”
大臣们却是愕然,到了这种时候了,难道陛下还下不了决心吗?
“陛下,太后并非陛下生母,可在其位并不谋其政,两年时间已经惹了天怒人怨,这一次若是不交出太后,只怕不能平民愤啊……”
大臣仍在努力改变沈暮迟的心意。
可是沈暮迟一叠奏折扔下来,已经是勃然大怒。
“朕说,退朝!你们是聋了吗?”
说着话,他起身就要离去。
“陛下……”
“陛下……”
大臣们追在他的身后契而不舍。
沈暮迟却是一句不听,惶惶然转身走了,那架势,跟逃似的。
可是沈暮迟逃避却也不是办法,那清河郡王来势汹汹,一路往南眼看着就要打到金陵来了。
几支军队与其对上,才渐渐发现出不对劲来。
是北齐,是北齐啊……
前线传回了消息。
这一下,不光是朝廷,连百姓都慌了。
天下三分这一百多年以来,战事不断,但是打来打去,却是无论如何也威胁不到金陵的。
像清河郡王能长驱直入已经足够让人惊讶了,现在大家才知,他不仅仅是谋反,还有通敌啊……
事情,好像已经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了。
外头的事,就连后宫也听说了。
女人们围在一起却是幸灾乐祸的样子。
她们并不知大难临头,趁着春日和暖还约在一处赏花、扑蝶,喝茶、聊天。
“本宫哥哥这段时间都在上奏折要将朝云殿的那位交出去,我就不信,陛下还能顶得住。”
赵婕妤说这个话的时候,一边摇着手上的团扇,眉眼间都是洋洋得意的神色。
“是啊,是啊,臣妾哥哥也不少谏言。”
董美人在一旁附和着。
刚刚进宫的时候,这些姑娘们争奇斗艳将彼此都视作自己的对手,可是时日一长她们就发现了,她们的对手从来都不是对方。
而是那早已经该谢幕了的老寡妇。
更可恨的是,旁人她们尚且有办法,那老寡妇窝在朝云殿,连门也没出就分走了陛下大半的心思,让她们连下手的机会都没有。
“可是……”有人有些担忧道。
“我听闻陛下那个意思,好似并不想将太后交出去。”
“你傻呀,这岂能是陛下不想就能行的?纵然那狐狸精多大的本事,难不成还能让陛下赔下整个南明?”
“就是……”
“呵。”邓昭仪冷笑一声:“本宫倒要看看那个狐狸精这次可怎么办。”
这些事情朝云殿自然也有所耳闻,春芽急得不行,在殿内不安分地团团转。
“这……这可怎么办呀?”她眼中藏着担忧。
穆清朝却依然托着腮对着面前的棋盘发呆。
“太后,奴婢说的您到底听着没有呀?”春芽急着问道。
“听着了。”
要把她拿出去交给清河郡王嘛……
呵呵,这群南明的男人,什么时候都是这样卑劣。
其实谁心里都清楚,她不过就是一个幌子罢了。
南明据守江南,富庶的鱼米之地,北齐与西津觊觎多时。
且南明无武将,手中兵最多的不过一个江泊,一个镇国公主,如今镇国公主不在,江泊在幽云,朝中只剩下高家等几个不足为惧的小喽啰。
这样唾手可得的好机会,岂能有人不心动?
今日是清河郡王开国门让北齐入,明日就有西林郡王开国门让西津入。
可是这些世家大臣们不会想到这些。
他们守在这富庶温暖的金陵之地,有世代累积的基业,听着秦淮河畔姑娘们的小曲儿,养着瘦马,他们就以为,世世代代可以永远这么舒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