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诉京兆府和巡捕营无能又畏惧权贵,既不去抓真正的凶手,又不敢过问皇亲国戚杀人,反而借机打击异党、挑拨国公与郡王之间搞对立等等巴拉巴拉一大堆。
于是这个板子不可避免地又打在京兆府和巡捕营身上,他们冤啊,但确实无凭无据又没有底气,只好立刻停下伸向魏国公府的手,重新把目光转回到桂兰客栈。
然而,桂兰客栈的客流量非常大,事发前后一个月内出入客栈的客人有近一千人,这些人来自永嘉全境,并且绝大部分都已经离开京城。
京兆府和巡捕营根本没办法开展如此面广的调查,而且根据以往的经验,凶手入住客栈的路引往往是伪造的,至此,调查工作陷入困境。
魏国公这一党彻底倒向肖景元之后,韩国公那一派顿时实力大增,在朝堂上更加疯狂地攻击宋郡王那一派。
双方都把各种鸡毛蒜皮和陈年冷饭翻出来互相撕逼,搞得皇上每天上朝就像看戏一样精彩。
靖王妃和肖景元的撕逼也从“谁是谋害肖景礼的凶手”转换到“要不要问罪肖景礼”。
虽然靖王妃抵死不认她替儿子干下的好事,但那几户人家都是京城有根有底的人,既然都已经家破人亡了,自然死咬着靖王妃不放。
有确凿的人证和“物证”,明眼人都知道“肖景礼强抢诱骗民女”和“靖王妃替儿子暴力擦屁股”是事实,无奈人家是太后那边的权贵,又死鸭子嘴硬,一时之间还真倒不了。
此时,各大茶楼的说书人及时跟上了时事,把靖王府小王爷强抢民女、又始乱终弃,最后致人家破人亡的好事大肆宣扬,又把迷昏小王爷的凶手塑造成为民除害的侠女。
民众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侠女,这不免又引起了一波对皇族不满的舆论。
总之最后,靖王府颜面扫地,皇上面上无光。
世人都想要面子,就靖王妃干的好事,连太后都不想搭理她。
皇上也厌烦了朝堂看戏,不过碍于太后的面子和肖景礼昏迷不醒,他并没有对靖王妃和肖景礼做任何的处置,只是狠狠地训斥了靖王妃一番。
同时为了安抚韩国公这一边,他又下旨正式册立肖景元为靖王府世子,作为对靖王妃的警告和惩罚。
第264章
事已至此,靖王妃虽然恨得牙痒痒的,但暂时拿肖景元没办法,只好一心护着儿子,到处寻医问药。
这次撕逼大战的另一后果是,太后和皇上,还有不少人都在心里对靖王爷产生了疑问:这家伙到底还活着吗?又是什么支撑着他无动于衷地看着自己的妻儿大战呢?
事情到此便暂时告一个段落,无为道人,不,应该叫他肖景元也终于能走出永乐宫了,他回到王府的第一件事就是闯入靖王爷所在的豫园
“王爷说了,他不想见你,大公子请回吧。”
肖景元猛地抬头、然后死死地盯着说话的人,阴翳的眼神把对方吓得后退了好几步:
豫园的人都是靖王妃的人,自打他回京城就一直拦着不让他见老家伙。不过,今天他可不打算做孝子。
肖景元把手一挥,他身后跟着的十几个死士就一拥而上把那些装腔作势、狗仗人势仆人打得屁滚尿流。
就在肖景元准备推门而入的时候,得到信息匆匆赶来的靖王妃大喝道:“住手!肖景元,你好大的胆子,你敢打搅王爷静修?”
肖景元回过身来,很是不屑道:“怎么?我要见父王有问题吗?”
“王爷不见人!”靖王妃快步走到门口、堵在肖景元面前。
“听说父王已经十年不出豫园了,我这个做儿子的当然要关心一下,看看他老人家是否安然无恙?”
“王爷好得很,只要你别出现在他面前让他烦心。”
“哼,还不知道父王会更烦心谁呢?说不定是被肖景礼气的呢。”
“你!你给我滚出去!”靖王妃恼羞成怒,指着大门口让肖景元滚蛋。
可惜,肖景元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摆布的小屁孩了,他伸手一推就把靖王妃扒拉倒一边,然后径直走了进去。
“肖景元!你这个逆子!逆子!来人呢,快给我拦住他。”倒地的靖王妃疯狂大叫。
几个跟着靖王妃来的武师犹犹豫豫地上前,结果全被肖景元带来的人打得哭爹喊娘。
不管外面乱成一锅粥,肖景元进了楼阁后快速打量了周围一番,一楼就是道观的常规设置。
他又上了二楼,一上楼便看见靖王爷在道榻上闭目打坐。
这是十几年来,肖景元第一次重见父亲:眼前的人和他记忆中的父亲似乎相似,似乎又陌生不已。
他的心情十分复杂,沉默了一下方跪下道:“儿子景元给父王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