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讲师都说不明的一些疑难杂症,小妹都有办法给他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总之,闻道在学业上的进步可以用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来形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秋祭文昌茶会才艺比赛后,王修春的个性收敛了许多,虽然还是在外舍一班,但他总算把心思放到了学业上面,加上闻道的帮衬,他终于不再是“吊车尾”了。
王修春的想法是,大家一起讨论诗歌词赋、指点江山的时候,自己却什么都不懂的话,那岂不是太没面子了?
张仁山虽然在文昌大赛中失利,但他是输给闻道和顾远知,又不是输给赵云,他败得心服口服。
哪个文人不爱好诗歌词赋呢?张仁山也想和闻道套套近乎。
关于闻道,张仁山也知道了他来自闻家村,甚至知道了他的妹妹就是那个在百花巷七十七号院商铺的闻香。
闻道兄妹俩和他们张家算是颇有渊源,虽然是不太好的渊源,但也没有深仇大恨,彼此之间还是可以和平相处的。因此,他套起近乎来完全没有心理压力。
除了太爱装逼以外,张仁山并没有太多讨人嫌的缺点,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钱太多遭人嫉恨,反正闻道应付起来是进退得宜。
最郁闷的是赵云,他看谁都不顺眼,但他既不敢对知县公子有什么指示,又干不赢张仁山,总不能拿闻道来出气吧?
闻道现在不仅是院长和讲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而且在学子们心中也颇有声望,他如果敢没事打闻道一顿的话,估计讨不到什么好。
还有一个讨人嫌的家伙吴忠信,他没事就喜欢到闻道面前说说,他有多么感激闻道的救命之恩。
吴忠信啊吴忠信,这名字听起来不就是没有忠信吗?
对于吴忠信,闻道从来没有好脸色,他又不是傻子,干嘛要理这个忘恩负义又趋炎附势的人?自然是把这个家伙干的好事公布于众了。
大家对称王称霸的赵云虽然很不满,但吴忠信的无耻程度远胜赵云,得到了内舍班全体成员的一致鄙视。
这下好了,他连内舍班的地盘也进不去了,只能“望洋兴叹”。
闻道在立章书院混得风生水起暂且不说,闻香的制香售香大业也进展神速。
自从给文昌才艺比赛提供赞助、狠狠地打了一波广告之后,城南县的青年才子、窈窕淑女们都知道了“闻香有道”这家香薰铺子:
她家的香薰都是京城来的新品,不光味道清新怡人,还品类众多,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比如说,上了年纪的贵妇们最喜欢安魂香,乡绅们则偏爱半定,他们也有一个修真梦。
至于青年才子和少女们最喜欢的还是妙篆、晚唐梦和花间丸。
这么多新品种的香薰可比那个百货楼强多了,百货楼来来去去就是檀香和苏合香,有时候还买不到呢,价格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除了产品质量扎实可靠以外,她家香薰的包装和外形也相当典雅特别,完全称得起它的价格。
总之,“闻香有道”家的香薰除了贵以外,就没有别的缺点。
对于追星少男少女们来说,“连立章书院的风云人物都是用她家的香薰呢,那我们肯定也是要用的。”
因此来买香薰的粉丝们络绎不绝。
有些小姐们甚至还相约某一天在七十七号院见面,除了购买香薰以外,她们还顺便喝茶聊天、赏花品香,当然还可以撸猫猫和逗鸟儿。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优惠价格,不少人纷纷狠心砸了十两银子购买“闻香有道”一年的会员资格。
光是会员费这一项,闻香就收入了几百两银子。
可以说,“闻香有道”在城南县是彻底打响了招牌、打开了门路。
“闻香有道”快速攀升的销售量考验了店铺目前的生产能力。
目前,“闻香有道”铺子的成员有八人,除了无为道人、松雪道人(他俩是来做大爷的)和闻香(她是老板)以外,员工其实只有五人。
分别是土孙、老吴、闻敬、老藤(就是藤木匠)和青儿。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锻炼、磨合和观察,闻香给他们安排了最恰当的职位。
第201章 赵夫人后悔了
土孙,是闻香最信赖的伙伴,他负责前台管理以及收银。
经过几个月的实习,土孙再也不是那个唯唯缩缩、不敢抬头面对顾客的乡下小子。
现在的他进退得宜,已经可以撑起一个铺子的台面了,精神面貌也与在闻家村的时候截然不同,总归是一个精神小伙子。
闻敬和老藤都是村里人、老实巴交又没什么见识,他们主要负责研磨香料,做好制香的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