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小姐,我问的是,你知道那个闻道是谁吗?”
“我怎么会知道?”
“小姐猜猜看嘛!”
“难道我认识他?”
“嗯,而且你们老早就见过面了哦。”石榴一脸的得意。
“嗯?”张婉儿总算提起精神来了:“我们见过面?在哪里?”
张婉儿冥思苦想了半天,从镇安府想到城南县愣是没想起在哪里见过这个丰神俊秀的男子。
而且这么有才的一个男子,自己要是见过肯定不能忘记,怕不是石榴胡说八道吧,立刻呵斥道:“少胡诌了,快说他是谁?”
“就知道小姐猜不到,我们在闻家村见过他哦。”
“闻家村?闻道?”张婉儿像是想到了什么,她一脸不可思议道:“难道他和闻香有什么关系?”
“嘿嘿,他是闻香的大哥,那天我们到闻香姑娘家赏花的时候,他就站在旁边呢?”
“天啊,怎么可能?他真的是农夫吗?可他看起来就是一个熟读诗书的翩翩公子啊?”
张婉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都没办法将台上那个风华正茂的男子和在泥地里打滚的农夫划上等号。
“我也不敢相信呢,一开始只是听说那个闻道是闻家村的人,我便去找闻香姑娘探听情况,结果她居然说那是她大哥。”
“真,真不可思议。”张婉儿目瞪口呆,她傻傻想了半天,突然又觉得好像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原来如此,我一直就觉得她不像村姑,原来是因为她有一个熟读诗书的大哥啊。”
张婉儿却不知道她把因果关系给想颠倒了,她一股脑把自己的烦心事给抛到了脑后,兴奋道:“太好了,既然是闻香的大哥,那以后就机会和他聊聊滕王阁啦。”
石榴汗颜:小姐的想法真是、真是相当的特别,哎,不过总算不垂头丧气了。
秋祭文昌茶会才艺比赛后,闻道在茶会上说的话和张同知对他的赞赏,很快就被有心人散布得人人皆知。
闻道在立章书院迅速声名鹊起,不管他怎么说,反正大家一致认定《滕王阁序》就是他写的。
既然挣扎无望,他干脆就不挣扎了,小妹有一句精辟的话能概括目前的情况,那就是:
既然无法反抗生活的XX,那干脆躺平享受算了。
反正我已经说了不是我写的,是你们非说是我写的,所以最后就算是东窗事发了,那也不干我的事,都是你们自己脑补的。
除了在学子们心中地位大增以外,闻道在讲师心目中的位置也是极速爬升。
才艺比赛结束的第二天,张院长就把周院务叫了过去打听闻道的情况。
周院务当然记得这个走了自己门路的闻道,但他也只是知道闻道和一个三清山的无为道长关系匪浅、和孙主簿颇有渊源而已。
不过这已经充分说明闻道就不是一般的农家子弟,再加上同知大人意有所指的提点,张院长当天就把闻道转到了内舍班,还是顾远知所在的一班。
第200章 风生水起
顾知县没有从中作梗,闻道已经进入了张同知的视线范围,他不可能跟领导对着干,而且对方对自己似乎没有恶意。
顾知县不禁没有捣乱,相反他还嘱咐儿子远知要与此子交好,尽量加深双方的感情,倘若能把“攒典”那破事翻篇了是最好的。
对于闻道的到来,顾远知是举双手双脚赞成,别人都觉得他是蜜罐子里面长大的,殊不知,他也有无法言表的心酸。
顾远知缺乏母爱的郁闷之情,他不能和父母说、不能和仆人说,更不能和外人说。
因为他一旦表现出一丁点“我过得不是很好”的意思,别人要么觉得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要么立刻对他驱寒问暖、狂拍马屁。
虽然顾知县蒙得严严实实的,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顾远知已经知道顾朱氏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他也不再奢望可以得到顾朱氏的母爱。
其实,他想要的只是可以舒缓心情的理解,在这一点上面,闻道做得很好,他们也颇为聊得来。
能从外舍班一跃而起进入除了尖子生以外就是达官贵人子弟所在的内舍一班,而且连顾远知都对他言必称师兄,此子绝非池中之鱼。
立章书院所有的讲师都闻弦音而知雅意,纷纷给予闻道最大的善意,学业上的尽心尽责自不必说,生活上也是关怀备至。
内舍一班是整个立章书院的尖子生所在,闻道兴奋之余亦倍感压力。
但没关系,有压力才有动力,在内舍一班,他可以和更多志同道合的学子讨论学业上的问题,互相竞争、共同进步。
自从掌握了闻香的学霸方法、自从拿到了开甲书院的“考学秘籍”,闻道突然就开窍了,再加上现在又进了尖子班,学业上尽管有不懂的,讲师都能很好地解疑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