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的窗户开向内院,内院中间有篱笆隔开两边,这一排全是静室共有五间,目前只有他们入住。
在这里就可以闻到有浓郁的药材味道从篱笆的那一边飘过来,以此判断,那边应该是药房之类。
无为道人还是第一次知道,药堂居然有这种看顾病人的服务,有银子开路还真是不一样。
刚才他还惊讶于闻香的“独断专行”,但现在看来,就闻道目前高烧不退的情况而言,住在这里真不错,万一有什么情况,叫大夫也方便。
很快,药童就送来煎好的药水,两人便一起配合,慢慢喂闻道喝下去。
既喂了药,药童又帮着一起给闻道换了一套干爽的内衣,闻道身上的衣服从昨天晚上捂到现在,已经非常潮湿。
换好衣服后,闻香摸摸大哥的额头,似乎没有之前那么烫了,她总算略略放下一点心。
中午的时候,闻信赶到了杏和堂,他是跑遍了城南县的药堂才找到了闻香他们。
闻信一到就先感谢无为道人,又查看闻道的情况,见他依然高烧不退只得问闻香:“二妹,这是怎么回事?”
闻香不欲多说,只是轻描淡写地把大哥淋了雨半夜发烧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
虽然闻香没有明说,但闻信已然明白四弟为什么会发烧,定然是经受不住昨天的打击,又淋了雨,才发作起来。
他喟然长叹:可恨自己没能力,没能帮上四弟一点忙。
想到这里,闻信便对闻香道:“二妹,你和道长都回家休息吧,我在这里照顾四弟。”
“这里有我照顾就行了,道长,大哥,你们都回去吧,顺便把大王也带回去。”
大王,谁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跟上了车,现在正在躺椅上伸懒腰;听见闻香的话语,它立刻身体力行表示抗议,直接从窗户溜了出去。
“那怎么行?”闻信才不管大王,只是反对:“你一个女娃娃在这里,不行。”
“有什么不行的,反正都是在杏和堂里面,又有药童,又有大夫,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行、不行,我不放心。”闻信坚决不同意。
“那还是道长留下吧。马上就要开春了,家里事情多,肯定忙不过来,我家的地也要麻烦大哥帮忙看顾一下。”
见说不动闻信,闻香不得不拿春耕备战说事。
很快就到惊蛰了,现在正是除草肥田、准备育秧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忙活起来。
第118章 病去如抽丝
对于农户来说,春耕确实很重要。
闻香这话说得闻信不得不同意,只好再次拜托无为道人帮忙照顾他们兄妹俩,两人商定若有意外情况一定及时送信回闻家村。
临走,闻信又自怀中掏出五两银子:“二妹,大哥来得匆忙,身上只带了这么点钱,你都拿着,该花的就花,别省钱。”
“不用了,大哥,我们有钱的。”闻香感谢闻信大哥的好意。
“你们能有什么钱?叫你拿着,你就拿着,我走了。”闻信大哥不由分说就把钱硬塞给闻香,转身就大踏步离开。
“哎,大哥---”
闻香握着银子追了几步,无奈闻信大哥头也不回,一下子就走远,她只好停下脚步。
虽然不需要银钱,但闻信饱含心意的举动,还是让闻香在这个寒冷异常的初春感到一丝丝的暖意。
生活的残酷刚刚才向闻香兄妹俩露出獠牙,兄弟之间的守望相助、亲戚之间的雪中送炭,又让闻香感慨万千。
一开始,闻香是把自己当外人的,但在日久年深的滴水相处中,她很快就与闻道兄妹情深了。
后来,在与闻仲一家的交往中,她也逐渐感受到亲情的温馨,当然个别难缠分子外。
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亲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慢慢地在心田中滋生、与日俱增。
闻道的这场病来势汹汹,闻香已经做好了奋战十天半个月的准备。
但不知道是因为马上采取的应对措施有效,还是送医及时,这场开头声势浩大的伤风,才刚攀上高峰就匆匆落下帷幕。
在连续高烧两天后,第二天的傍晚,闻道的高热退去,人也恢复了神志,不过身体还非常虚弱,整个人恹恹的,吃什么都没有胃口。
闻香只好给他开小灶,精心烹制葱姜小白粥,让大哥慢慢恢复。
张医师巡视后,重新开了一个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的方子。
这样又喝了三天,第五天早上,闻道终于彻底清醒过来,在得知杏和堂一天一两银子的住宿费后,他再也躺不住了,一直叫嚷着要走。
“哥,你急什么,等身体再恢复一点再说。”
“我已经大好了,还待在这里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