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考卷,这样的作文水平……一张张翻下去,别说答题,便是能完整做出一篇文章的人,都寥寥无几。
他不由得冷笑一声。
他们是觉得,等他认清了现状,就会妥协?
“陛下,”尹福小心翼翼观察着雍帝的脸色,小声道,“太子来了。”
亲儿子过来并未让雍帝的神色有所好转,想起尚被关在安顺宫的皇后,雍帝又是一阵头疼,“让他进来。”
太子被请了进来。
他道了声“父皇”,看着雍帝消沉的脸色,知道自己来的时机不对,挑了些话,深吸一口气便道:“父皇,今日三位翰林学士来东宫求见,求孤劝劝您……”
世家精心培养的好太子,一颗心自然也是向着世家的。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听见这样的话从亲儿子的口中说出,雍帝还是气血翻涌,只觉得被气得头晕。
他敲了敲桌案,抓起一把试卷丢给太子。
“太子,你来看看,”雍帝沉声道,“若你是阅卷官,这样的试卷,你会怎么评分?”
“这……”
太子沉吟片刻,也陷入了沉默。
评分?这样的试卷,让他如何评分?根本就无从下手。
可看见这些考生的名字,太子神情一顿,委婉道,“父皇,如今大雍内外安定,或许,也不需要那么多精明能干的官吏。您贸然行事,若是打破规则,恐怕反而会搅得朝廷上下不安……”
雍帝没有说话。他抬起头,平静地看着自己带在身边悉心教导的儿子。
“朕乏了,”他道,“送太子出去。”
“父皇……”
“出去!”
雍帝的嗓音拔高些许,对上太子愕然的目光,雍帝按了按眉心,转过身去,不再看太子一眼。
太子终究被尹福请了出去。
看着神色颓然的太子,尹福有些不知该从何处开口,动了动唇,小声道:“太子殿下,陛下这两日心情确实不好,他也不是有意对您发火……”
太子道:“孤知道。”
他有些悲哀地笑了笑。
知道?他当然知道。
自小母后便嫌他不争气,骂他性格软弱,说他不能像二弟那般上战场杀敌,就好好读书。父皇则觉得他没有主见,虽把他带在身边处理政务,可大多之后,他只能听,没有做主的权力。
他难道不想去西北?难道不想分担政务?难道……难道,是他想要当这个太子吗?
太子的神情恍然一瞬,看见舒窈拎着个食盒进来,身着黑色劲装的青年站在她身侧,不经意间瞥来的一眼淡漠薄凉,如同猛兽圈住自己的猎物。
尹福也换上笑脸,“郡主,您怎么来了?还有李大人……”
一个私家豢养的侍卫,都能当“大人”了吗?
太子只觉得刺眼。
“御膳房说舅舅一天没用膳了,我来给舅舅送些吃食,”舒窈道,“你不用管我这边,做你的事去吧。”
尹福连忙道了声好。
一整天都在高压之中,谁都没个好脸色,还是小郡主活泼灿烂的笑能让人放松下来,难怪陛下这么喜欢小郡主。
想了想,尹福凑过来,在舒窈耳边叮嘱道:“郡主,陛下刚动过怒,您当心些。”
舒窈点点头,“我知道。”
连舒窈都知道哄父皇高兴,他果然,连自己的表妹都不如吧?
太子的目光实在炙热,舒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太子表哥,你不舒服吗?”
太子艰涩道:“……并未。”
他有太子妃,就算他不舒服,那也不是自己这个表妹要管的事。因此舒窈就是象征性一问,听罢“喔”了一声,“那我先去找舅舅,表哥你忙。”
太子低低道好。
舒窈迈过门槛,走进内室,“舅舅!”
“李明寂刚做的阳春面,还热着,我特意让人给您带来的。您吃不吃?”
用的是商量的语气,但她眼里分明写着“再不用膳就跟你生气”,惹得雍帝一阵笑,道,“好好好,朕这就吃。”
舒窈放下食盒,把面与银箸摆了出来,见雍帝正端详着一份考卷,露出深思。
“舅舅?”
雍帝道:“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策文只有寥寥数百字,却字字珠玑。文章多用春秋笔法,含沙射影,大胆地批驳了如今世家子弟承袭恩荫、寒门士子无途入仕的现状,显然是读过不少书、用心思考过问题的。
试卷的边缘不知为何被墨水洇透,雍帝往下一看,总算找到了作者的名字——“潘令泽”。
第129章 头名
“潘令泽……”
雍帝想了想,记起了这个名字。潘家的大郎,秦阳侯那边的亲眷?他前两天似乎粗略扫了一眼他的试卷,被拟为第六名,答得中规中矩,没什么出彩之处,没想到这篇策文写得这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