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她回来,逐风就说过家里来过宵小,估计是来打探情况的。
保不齐是谁,万一是宣王?
宋玉臣怎能不明白她的意思,只是惊讶于她的眼界,“姑娘放心,这八千斤粮种必然会安然无恙的送达京城。”
圣上为了粮种,做足了准备。
“不过穆姑娘,这粮种种植时有什么讲究的地方吗?”宋玉臣想到大司农的嘱咐,询问道。
“有,我已经写好了。”其实就是育苗的不同,当然,其他地方也要注意一下。
她早就写成了册子。
“在这里。”穆知许把册子递给宋玉臣。
对方珍而重之的把册子贴身保管。
“本官还要尽快赶回去,穆姑娘……”
“粮食就在仓库里,随时可以搬运。”穆知许莞尔。
宋玉臣脸上也露出笑容,“穆姑娘大义!”
傅长衡开口,“别废话,赶紧把粮种装车带走,以免夜长梦多。”
宋玉臣微顿,赶紧让人装车。
一百个侍卫,加上明忠等人,粮食很快装上了一辆辆运货的大马车。
一百个侍卫目光凛凛。
穆知许武功不俗,自然能看得出来他们身手都是百里挑一的。
估计暗处还有人。
圣上绝对不会允许粮种出事的。
她放了心,现在门口和宋玉臣道别,“宋大人慢走,一路平安!”
宋玉臣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告辞!”
之后又看向傅老,刚要行礼,就被傅老瞪了一眼,他顿住,点了点头,翻身上马。
再次看了穆知许等人一眼,调转马头离开。
一百个侍卫骑马赶车跟了上去,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村子。
随着他们离开,秀水村直接炸开锅,穆家接了圣旨,不得了了。
村里人原本就不会得罪穆家人,现在就更是了,圣旨的威慑力巨大。
而且圣上言明让穆知许好好种地!
这是金口玉言啊,穆家发达了,村里的人看穆家都带上了一丝小心。
路县令也和宋玉臣等人一道离开。
家里下人都在收拾,穆知许亲自给了村长家的女眷谢礼,布匹和吃食。
剩下的事情程嬷嬷会安排。
她回到厅里,穆深和穆渊在和傅老聊天。
听着傅老教导的话语,穆知许笑了。
“你这丫头,是不是对圣旨耿耿于怀?”傅老看到穆知许进来,说道。
按理说,她这功劳不可能只得两个皇庄和黄金千两。
特别现在是特殊时刻,镇南王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宣王挑起内乱,北方蛮夷虎视眈眈,永定府和永宁府又刚经历了大旱。
这时候有亩产这么高的粮种,这功劳可不小。
第172章 皇庄(一)
穆知许笑得无懈可击,“您老说啥呢,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何况圣上已经给了我两个大皇庄,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这两个皇庄就是震慑!
她心里明白,再说了……她想得到的,一步一步来,她一点也不着急。
“还说你没不满。”傅老笑骂了一句,“不过你放心吧,圣上肯定都记在心里呢,圣上不是刻薄寡恩的人。”
他话里有些意味深长。
穆知许挑了挑眉,老狐狸和小狐狸交换了一个眼神。
相视而笑。
接了圣旨,穆知许去府城的事情提上了日程,皇庄就在府城,她顺便还可以再买两个。
家里酿酒需要粮食,她还想开粮油铺子。
她带着听竹和明言,其余人都留在家里,经过圣旨的事情,再加上傅老存在,穆家的宅子被逐风安排得密不透风。
一般的宵小之辈无法靠近。
穆知许也放心许多,明言驾车,穆知许和听竹都坐在马车里。
用了三天左右的时间,到达了府城。
府城的宅子里没有人,家具和地面都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她眉头微微蹙了一下,想着要不买两个人过来看门,但转瞬一想,这里只是落脚的地方,大部分时候都不住,也就不折腾了。
打扫了一个时辰,简单的收拾出来几个房间,穆知许带着两人出了门。
天色尚早,可以去皇庄看看。
两个皇庄的良田都差不多,一个是一千一百亩左右,一个是一千二百亩,名副其实的大庄子啊。
穆知许想着心里就火热,两个大庄子,一年产出得有多少?
皇庄不得转让,不得继承,也就是说,这皇庄是穆知许一个人所有的,她死了之后,皇上会收回去。
心里思索着皇庄,马车到了第一个皇庄门口。
庄子里的人不知道她要来,突然见到马车,都有些好奇。
正在劳作的人立刻去通传,穆知许下车片刻后,就有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