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顾云齐当场放弃继续跟张林聊的念头,决定直奔主题了。
“爱卿啊,朕听说你写了个话本?”顾云齐用疑问的语气说着肯定的话。
嗯?话本?原来留下我真的是想问话本啊!
看来皇帝果然看了!媳妇诚不欺我啊!
张清远再次躬身,“回陛下,是的。”
“爱卿啊,不用一直行礼,站着回话就行。”说完,顾云齐开始跟张清远讨论起《豪侠三兄弟》的情节。
说是讨论,实际上是张清远恭敬地回答着顾云齐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刚开始,顾云齐碍于皇帝的身份,还有些矜持,只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问到后来,顾云齐彻底放开了,将所有疑惑和盘托出。
而对于张清远来说,刚开始可能还觉得皇帝问自己,需要谨慎回答,回答到后期,也放开了,权当顾云齐是自己的书粉,要跟自己讨论话本情节了。
说到《豪侠三兄弟》这本书,虽然是金大大的著作,但张清远也做了些改编,主要是有些自己当年看了之后意难平的情节,直接修改了。
如果说原著最后的结局是个悲剧,那自己改编以后的结局,就没有那么悲壮了。
听着张清远的回答,顾云齐心花怒放,脸上微笑不断,还不时点头,显然对张清远的回答很是满意。
“原来是这样,爱卿心思缜密,朕觉得很不错。”
张清远赶紧躬身行礼,“多谢陛下夸奖。”
“对了,新的话本,爱卿也要尽快写。”顾云齐摆摆手,“好了,没什么别的事了,爱卿退下吧。”
该问的都问了,该夸的也夸了,已经耽误了不少功夫,顾云齐该回去批阅奏折了。
对于《笑傲江湖》,顾云齐只是最后催了一句,也没讨论后续情节。
主要原因是这个话本,全是江湖事,不像《豪侠三兄弟》,还涉及朝堂斗争那些,所以对于新的话本,顾云齐只当是平常的消遣,没有那么迫切地想看后续。
殊不知被催更了的张清远,面上恭敬答应,退了出去,心里则是仰天长叹、欲哭无泪。
看来以后的夜晚,可不能耍懒,一定要加快速度了。
第569章 装作不在意地询问
此时,陈亮三人已经回到了翰林院。
三缺一的人数顿时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这次陈亮他们可没办法跟那次一样假装无事发生,只能实话实说。
当然,三人不仅说了张林是被圣上留下的消息,更是含沙射影地表示张林的日讲内容一般般。
然后,就一会的功夫,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翰林院。
翰林院立时炸开了锅。
对低品级的官员来说,谁获得圣心都无所谓,反正他们本就没资格参加日讲,且跟皇帝基本上也没有见面的机会,既然张清远获得圣上的青睐,那咱就贴过去搞好关系呗!
而那些跟张清远同级甚至是更高级,也参加日讲的官员,他们的心态就不一样了,虽然表面淡定,但内心早已妒火中烧了。
日讲开始一个多月了,张林还是第一个被圣上留下的官员呢!
而且还听说张林的日讲内容并不如何出色?
这让他们如何能够信服!
这个张林他,到底何德何能,可以得到陛下的赏识啊!
为什么被留下的不是自己啊!
张清远的顶头上司孙兴也有所耳闻,倒是没什么想法。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也看出这个张林就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每天做完自己的工作,就会去藏书楼闷头看书,都很少听说他跟其他人交流。
孙兴对这种醉心学术的人,是非常欣赏的。
也承认自己最开始认为张林惯会阿谀奉承,是误会了。
所以这次张林被留下,孙兴估计是张林哪方面得到了陛下的认可,下属能有这样的造化,他并不嫉妒。
大概又过了三刻钟,张清远坐着翰林院的马车回来了。
本来思考了一路说辞、准备接受众人轮番询问的张清远,进了翰林院以后,惊奇地发现,并没有人凑过来,都在认真工作,便耸耸肩,自顾自回到待诏厅。
殊不知张清远走过去以后,其他人都立马抬头,一脸思索地盯着张清远的背影看,那目光,恨不得将张清远的衣服灼出个洞来。
也没什么特别的啊!
为什么会被圣上留下啊?
到了待诏厅,郑翰自诩跟张林关系不错,所以在看到张清远进来的第一时间,就笑着打了招呼,“张大人,回来了啊。”
“嗯,回来了。”张清远笑着回应。
郑翰走到张清远身边,装作不在意地问:“听说你被陛下留下了?”
如果此时的待诏厅有个分贝仪,就会发现在这一刻,整个的分贝都降了下来,估计针落下来都能听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