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年幼的他无法分辨。
那一天下午他爹娘从镇里回来得知后,结结实实打了他一顿,闹出很大动静,晚上给他涂药时叮嘱以后再也别去水边玩耍,更别提此事。
作为拯救他性命的英雄,大白鹅被喂以细面精粮褒奖,还被夫妻俩感激确实是个有灵性的神鹅。
阿福前半截的童年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度过。
十一岁那年,村子里闯进来个疯疯癫癫的道人,穿着臭烘烘的破烂衣裳,扎了个道髻,逢人便喊“善信有礼”。
道人坐在村口的石碑底下,丝毫不管别人在不在意,兀自给过路人讲自己的故事。
他五岁被家人送至太阿山道馆,学道三十载始终无法领悟真谛,因此独自穿行大江南北感悟天地自然,今朝路过葫芦村,暂在此处歇脚。
十一岁的阿福早不如幼童时轻松自由,需要承担家中劳务。他时常干的活儿除了轧猪草便是独自到后山山坡上捡柴火。
葫芦村的后山是村民常去之地,不少人在上面偷偷开垦了新田,没什么大危险。
每次阿福外出,大白鹅便摇摇摆摆跟在身后,有时遇见些不易察觉的危机,如蛰伏在草丛中缓缓游动的蛇类,大白鹅会勇猛出击,护卫他的安全。
一人一鹅路过村口石碑的时候,被下头的疯道人看见。
他望着摇摇摆摆、颠颠晃晃的大白鹅竟然入了神,发疯地学着鹅步跟在他们后面。
“你这是在做什么?”好生奇怪的阿福询问。
疯道人却哈哈大笑起来,摇头晃脑激动至极:“想不到机缘在此地,好鹅,真是好鹅!”说完朝白鹅行了个弟子礼,红光满面地对阿福道:“鹅师送我造化,我助你避一场劫难。天灾将至,务必留心。”
言罢晃荡着鹅步摇摇摆摆高歌而去。
莫名其妙的阿福捡完干柴回到家,将此事告知爹娘。
两人都未曾读过书、没什么学问,无法从知识里分辨疯道人所说是真是假,只觉得近些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哪里有什么天灾?
只当他疯疯癫癫头脑不清,不必放在心上。
太和二十二年。
整个济州连月大雨,大雨之后又连续大旱,乍涝乍旱,成片庄稼颗粒无收。
然朝廷丝毫不体恤民情,徭役赋税不减反增,加之贪官污吏众多、层层剥盘,甚至胆大包天官商勾结趁机囤粮高价倒卖,一时间乱象横生。
第57章 鹅叔
葫芦村也不如往昔那般和睦了。
家家户户缺粮食,谁都提防着谁。
阿福家里存粮见底,只得勒紧了裤腰带过活。最近后山已经被人拔遍了,往常那些毛楞楞未长熟的青涩果子如今都一个不见,甚至地里的菌菇子、一些貌似没危险的杂野菜都寸根不剩。
可这远远不够。
旱情越来越严重,粮食越来越缺,人们已经到了卖儿卖女换□□命饭的程度。
七月份时候地里开始蹦跶出一只只蝗虫,并且以恐怖的速度越来越多。老一辈的长者知晓恐怕是要起蝗灾了,在村长号召下整个村子好不容易凑齐了三牲,惶恐地抬着到“蝗虫庙”祈求。
但蝗神未能赐福人类,反而手底下的蝗子蝗孙愈发猖狂,有时风一吹到处都是扑棱棱震开的翅膀,铺天盖地让人头皮发麻。
本就旱得没啥的土里愈发啃噬得干净,所过之处几乎寸草不生。
阿福家的大白鹅很少再出去,外面人几乎都疯了,见着活物只想往肚子里塞,别说他们,连阿福爹最近看白鹅的眼神都不对劲。
这天傍晚,月明星稀,本来窝在干草堆里的大白鹅忽然摇摇晃晃站起来。
它的窝就在阿福房里,故而没几步便来到少年身边,扑腾着翅膀飞上床,借着月色找准脚腕,扁扁的嘴笃笃笃啄了下去。
阿福被它叫醒,揉了揉惺忪睡眼,“干嘛?”
“嘎嘎。”
白鹅叫几声,扇动着翅膀飞下床,脚掌一颠一颠快速来到门口,用嘴巴啄了啄紧闭的木门。
“你要出去?”阿福趿拉着旧布鞋下床,给它开了门。白鹅一下子扑腾出去,引得后面小少年连连叫:“哎哎哎你去哪里?”
深夜时分四下没什么人。
大旱天不仅人没吃的,动物也没什么可吃,于是往日见不到的野兽开始出来捕猎,尤其在夜晚,光这个月附近几个村便失踪了两个小孩一个成年男人。
据说是被狼叼走了。
是以一入夜大家都缩回自己的小屋,生怕被野兽当成口粮捕猎。
阿福自然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眼见白鹅来到院墙大门要出去,犹豫不已:“天这么黑,外面有很多吃人的狼,你出去干嘛?”
白鹅不理他,使劲儿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