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明珠不识君(57)

明前也噗嗤一声笑了。这位荀七公子还真会偷工减料啊。两个人忍不住相视而笑。经过一番倾谈,两个人均是面容含笑神色亲近,心里也有了种默契。原来这个人竟然这样的人,在不凡的外表下有一颗清澄的心,跟他(她)相识也算是收获了一个难得的朋友吧。

荷花池边的众人,远远眺望着这两人低声说笑,谈论得很投机的样子。都投过来好奇的眼光。小雨也很是惊奇。

崔悯也远远瞧见,悄悄退后两步,退出了人群。眼睛扫向了旁边侍立的一位提刑千户。那位长着一张白麻子脸儿的中年千户立刻走来,附在他耳边压低声音:“荀公子在跟范小姐聊天呢。看口型似乎在说他们小时候的经历,都说很羡慕对方的生活,抱怨自己不自由。”

哦,崔悯目光扫过去,正好看到范小姐侧着脸温柔的一笑。有点意外。他每次看见她,她都是满脸绷紧眼神警觉,像要上战场打架的戒备模样,还从未见过她这种温柔到骨子里的笑容呢。

这位荀七公子还真有一套。崔悯冷冷地笑了。

还未等崔悯说话,旁边的姜千户就狠狠翻了个白眼。快受不了了。真是吃饱了撑的!一群公子哥儿和千金小姐还相互报怨“受苦不自由”,他们这些当差拿饷,玩命杀贼的小兵们,不都得痛苦地死好几回了?真是的,这些公子小姐们悲秋思春都让人隔应得受不了。把他们扔到乡下饿肚子两个月就一个个好好活着了。

他受不了了,小声说:“我去叫人打断他们?”

“别。”崔悯伸手拦住,眼里闪动着幽幽的光:“别去打扰他们。这不关我们的事,我们就等着看看以后会发生些什么吧。一定很有意思……”

第25章 表白

第二日,就不用公主亲自来画斋画像了。荀余已经画完了人物的主体,剩下的只有描绘瑶池仙宫的背景部分了。于是他主动请来了明前,开始为她画像。

他竟然说真的。明前有些惊讶又有些感动了。她向公主告了个罪,公主自然大度得同意荀七公子也为她画像。见明前衣着简单,还命人送来了一些华丽的衣物首饰,供明前选用。明前真心实意地道谢了,益阳公主真是位贤淑大度的贵女。

没想到荀余为她设计的画像很简单。不像益阳公主那么繁琐讲究,只设计了一座云雾笼罩下的幽静深谷,一位少女独立在一株古梅树下。空山幽暗,雪盖红梅,少女孑然一身得站在雪与梅下,清高、孤傲、幽远、寂寥、玉洁冰清,像不染一丝尘埃的仙子。这幅画像除了明前的人外,其余都是假想。现实中正是百花齐放的春末,哪来的白雪红梅?

荀余很有才华,仅仅勾勒数笔便勾出了少女的神韵,画面古雅,意境幽远。人们看了草图都连声称赞。

荀余一边挥毫泼墨地作画,一边与明前聊天。

经过昨日一番谈话,两个人都变得更熟络了,几乎成了默契十足的朋友。继续深谈才发现在很多事上他们的看法都一致。最一致的就是他们都厌恶大世族的束缚,渴望过没有拘束的自由生活。而做为荀家七公子和范丞相小姐,家族给了他们一定的自由度,但还是被牢牢束缚在一个界限内。两人都不禁感概着人生到处都是“圈子”呢,深深地套住所有人。人们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之感。

人们谈笑风声,时间也过得飞快。旁观的小天师张灵妙也被这种融洽的气氛感染,加入了他们的谈话。他能言善道,见识渊博,自然受到了欢迎。一群年轻人坐在荷花池塘边兴致勃勃地对谈着。从正史异闻,到市坊俚语,谈论得很是融洽。小雨等丫环也忍不住站得近些,听得有滋有味。

阳光撒在荀家园林的荷花池边,碧波粼粼,一尾尾金色鲤鱼不时得跃出水面。风吹来了草木的清香,满池的红莲绿叶摇曳生姿,使人们深深地陶醉在了这一刻的良辰美景中。明前望着眼前景象,心神一阵恍惚。心底忽然涌起了一个荒唐的念头。如果人生停止在这一刻该有多好啊。美如仙境的荷塘,安稳平静的生活,跟两三位知己好友坐在荷花塘畔,手拿着卷书,一旁有人在绘画,有人在插话说笑,茶几上放着香浓茗茶,人们欢声笑语地谈论着……

如果永远是这样,该多么好啊。

没有纷争,没有北方,没有讨宦文书,没有父亲血谏朝堂的未来,没有杀头抄家的危险,清流宦党的争端……如果没有这一切该有多好。

一瞬间她的心事飞得很远,半晌都飘飘荡荡得落不下地。心里尽是一抹忧愁。不知不觉得就浮现在脸上,她微蹙眉头满眼哀愁,在一池碧荷红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哀婉动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