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坐在旧梁王府,抬头望着幽深庭院,沐浴着满园的桃花雨纷纷洒下,她终于确定自己要停下来了。
她直到现在才有机会静静得坐在树下深想。曾几何时,她对一个人说过,人生就像是一个大圈子,她希望自己能跳出圈子看世界。居高临下的,超脱超然得旁观着万丈红尘和人间是非。她想变成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之人。却没有想到,她现在偏偏却钻进了这个天下第一的权势大圈子里。奋力挣扎,拼抢撕杀,努力求索,打倒敌人。权势地位爱恨情仇,她一样也没有丢下。她被逼着更凶猛得去奔跑去争抢,她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了……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外表凶猛得争抢撕杀,她的内心还留存的是什么?她自己真切想得到的又是什么,手心里又能握住的是什么……
此时此刻,她静静地坐在旧王府里,内心激荡,面容困拢,目光艰难得转动着望着花园百景,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的迷茫迷茫。一颗心就像天空中飞舞的花瓣,挥挥洒洒得飘洒在人们头顶,人们身前,蒙住了她的眼。
——只是,人世间万物都会前进的。哪怕是冷酷无情地往前走。不会让她永远停顿在此刻。
明天,明天,就是一切谜案的终点吧。
第283章 诏狱问心(一)
关押萧五的监狱是锦衣卫诏狱。
大明朝的监狱分三种。第一种监狱是京城三大监,大理寺监、刑部监和都察院监。分别由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这三大法司掌管。三大法司各在其自己的监狱关押案件嫌犯。第二种是全国十八省的地方监狱和兵部监狱。最后一种就是大名鼎鼎的厂卫狱,也称为“锦衣卫诏狱”。是东、西两厂和锦衣卫衙门所附属的监狱。东西两厂和锦衣卫作为皇帝的内腹密探,专司侦察、缉捕、审判、处罚官宦和世族的大案。他们所抓的罪犯就羁押在锦衣卫诏狱。
锦衣卫是皇帝的心腹私军。历代大明皇帝都是“专倚宦官,立东厂于东安门北,令嬖昵者提督之,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是皇帝专门压制内阁大臣、门阀世家进行集权统治的重要手段。因此监狱最黑暗,刑罚最“刚猛”。锦衣卫办案审案的过程也很严酷,可以进行法外缉捕非常审讯。所以诏狱往往是“幽絷惨酷,加酷烈焉”,进狱者十死无生。
锦衣卫诏狱坐落在京城北郊,占地千亩,面积广阔,戒备很森严。除了房屋殿落外,囚牢半砌在地下,高墙高耸难越。守卫更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到处都是披挂重甲和持火枪的锦衣卫。如果要犯被囚在此,就等于进了阴曹地府,绝无逃脱的机会。这一次,北疆前线抓获的鞑靼国南院大王李崇光,就关押在锦衣卫诏狱。
这人在北疆被捕后,没有透露出一丝风声,就秘密得押解进京了。也没有通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瞒过了皇上、董太后及内阁大臣们,悄无声息得直接押进了崔悯所控制的厂卫狱。还是由锦衣卫指挥使亲自操作处置的。就知道这人多么重要了。
明前的父亲范勉是前内阁辅相,多经朝政,学识渊博。她的眼界和政局观也远胜常人。立刻想明白了。这恐怕也是混乱局势里的一种自保和中立。这重要的犯人掌握在谁手里,谁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崔悯想要的是“真相和公平”。所以他亲自抓捕嫌犯,费劲心机得隐瞒消息,抵挡住三法司、内阁和皇上董太后的插手,把嫌犯弄进了厂卫狱,要亲自审问出“真相和公平”了。此时,鞑靼国南院大王的被俘反倒没有“范勉被拐/幼/女”的奇案更重要了。
现在,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带领着众官员和明前雨前等人进了锦衣卫监狱。人们默默地走进诏狱大门,过厅、出入狱拦、检查、登记,最后进了大狱。
诏狱为四道门三重墙,围墙高筑,边角设有箭台,各重要的殿落间互不相联,以防攻击。首间大殿门头高挂着绘有虎兽狸汗的牌匾,又被称为“狮虎狱”。除了三重大殿外,还有数排巨形青石砌成的牢房,墙壁由铁汗浇灌,固若金汤。外面兵卒林立守备森严。另外,监狱还专门设了兵营、刀箭武械库、防冲马道、食屋马厩等附属设施。以独立于郊外。诏狱里房舍很密集,甬道狭长深森,三重大殿后的地下一层就是关押最重要的死囚的地牢。更是阴森恐怖。仿佛连外面正午的阳光晒入了诏狱也会变得昏暗阴冷。人们一走进大狱,就不由自主得压低了声音,绷紧了面容,感觉很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