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明珠不识君(545)

益阳公主笑靥如花,心满意足。她一扭脸又看到了明前。看到她面不改色像没有听到似的。公主微微着恼,又忽然醒悟了。现在范明前一心一意地要弄清身份,压住谣言,嫁给朱原显做皇后。自然已经看不上崔悯了。说不定还生怕跟崔悯扯上关系当不成皇后。真是个阴险奸诈用完就甩的势利女人!崔悯真傻,竟然被这个贱人玩弄感情又甩了。她明知道自己该庆幸明前和崔悯没关系,却又忍不住更恼怒了。女人对于男人和情敌,总是不忍心苛责男人,而会更痛恨“勾引”她男人的女人。这也是人之常情啊。

她有心给她添堵,微笑地走到她身旁,亲切得把手搭在明前肩上。端庄明丽的脸正对着她的脸,眼睛逼视着她的眼睛,巧笑嫣然着道:“好妹妹,你还没有恭喜我呢。”

明前不动声色得挣开她的手,从善如流地说:“恭喜公主殿下心愿达成。”

——恭喜你开战前夕逃走,平安地跑回老家,求了霸道的老人做主,无耻地顶替了他人的功劳,还逼着被抢走功劳的人低头恭喜你……名声、地位、能自主的婚事全到手了。你笑到了最后。

益阳公主明白她的不屑,更是惊怒。她强忍着羞辱愤恨,微笑着摇头:“还不够。还差一点。你如果再帮我一个忙,我就更感谢你了。两年前我从北疆回京,无意间发现了京城有一个商家女人在到处钻营打听前线的消息。大明朝与鞑靼国开战,京城里也混进了很多奸细。为了保卫京城,我命人通报了京城府衙抓住了她。审了两年,审出她就是鞑靼国派到京城刺探情报的女奸细。叫于秀姑。你好像也认识她吧,她以前是京城达官贵人圈子里的女教书先生,就是借着这种身份刺探情报的。我还怀疑她偷了京城二十多家富户的四百万两银子!所以,我正在搜集富户们的证词,证明她偷过主家的银两。”

益阳公主一双蛇蝎般的漆黑眼睛紧勾勾得盯着明前的脸,雪白的手又放在她肩上,大红色指甲像是刺入她的脖子,滴出了鲜血:“——名声、男人和金钱,我都要仰仗你这位好妹妹了。你是我的幸运之人,自从遇到了你我就否极泰来,一帆风顺。”

“我为国牺牲嫁给敌将,‘护国公主’的名头是我的。董太后已经许给我了,你只能看着生气,因为你做过的事不能见光。从小爱慕的男人也是我的,我还得多谢你选了太子抛弃了崔悯,让我有机会安慰他嫁给他。至于钱么?我的嫁妆毁于战火,孤身回京后,皇兄驾崩太后也不能常贴补我,我以后很难过上富奢生活了。如果皇上太子加封了我做‘护国公主’,肯定会在别的方面苛扣我,不会给我很多封赏和俸禄。这四百万两银子足够我舒舒服服得过一辈子了!钱在哪儿?快交出来!你拿出四百万两银子,我就放了于秀姑,不然我就让金陵府衙砍了你的女老师的头!”

明前赫然抬首,瞪着她大怒了。

第275章 凤景仪的希望

这一年京城的春天来得很晚,太阳像被寒冬冻住了,阳光也冷嗖嗖的。这一段时间京城发生了很多事,跟鞑靼国的战争结束了,却又翻起了一股飓风巨浪打得人们昏头转向了。十年前最有名的“范勉之女被劫持”的旧案子终于爆发了。又被人重新提起诉讼告上朝廷。还牵连到了太子朱原显的未婚妻的真假。全大明朝都轰动了。

皇宫东面的富荣巷有座旧王府。这座陈旧偏僻的王府是二十年前四皇子朱堪直去北疆就藩前的老宅。奢华又陈旧的王府很阴暗庞大,似乎还带着一丝当年弱冠的梁王被皇上和贵胄圈子放逐走的凄凉景象。使后来的住客浮想联翩。现在这里又住进了一位身份不明的小姐。一位只有名字还不确定姓氏的少女——明前。她被皇上皇后安排在此居住。等候着这件大奇案平静下来。旧王府庭院森深,房舍肃静,服侍的侍卫女官们静静得守卫着这个女子。明前倒是衣着鲜丽,神情镇定,站在殿落外的长廊上欣赏着满园枝繁花茂的花树。她眺望着不甘寒冷还努力抽出新芽的花木,又修剪了几枝早开的迎春花。似乎不知道自己已成了搅动得京城局势大乱的大奇案当事人。没有一丝彷徨失措。

曲折的长廊尽头,走来了一位穿深蓝官服的官员。少女放下花剪转身看去。这几日,朝堂刑部和金陵府的很多官员们都来拜访(询问)了她,今日又换了位年青官员来“审问”她了。她刚要说话就惊讶得咦了声。

北疆两省的布政使司凤景仪笑盈盈得走过来,一幅悠闲自在的模样。他不像来审问当事人的,而像是来和好友相聚寒暄似的。深蓝色的锦缎官服,衬着年轻官员面如冠玉玉树临风。他一点没变,依然是眼神灵动,口齿伶俐,一张未语先笑的雪白面孔,一幅才子多情的风流模样。与明前四目相对时,雪白脸蛋上的笑容变成了苦笑,乌溜溜的黑眼睛充满了哀怨,满心的话差点要呼之欲出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为什么被欺骗轻视坑害的人总是我?我心里好难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