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明珠不识君(535)

但是“丑媳妇终要见公婆”,缩在皇城里不接见代宗等北疆群臣是躲不过去的。皇宫的两宫太后终于下旨,为“代宗进京”开市放烟火,大肆庆祝。初春的夜晚,天空绽放出了一丛丛绚烂美丽的烟花。皇宫里大排筵宴得迎接代宗,京城平民们也游园逛市。禁宫内外都欢庆着朱堪直进京,明朝大胜鞑靼国。

代宗携杨皇后进宫赴宴。太后与满朝文武很是欢迎。宴席丰盛而热闹。两宫太后深藏帘后,张老首辅带领着一百多名京城的文武大臣齐齐举杯道贺,后宫宦官们神色诡谲得服侍在侧,清流们眼露不屑,武将们也桀骜不驯。这个殿堂夜宴充满了复杂和热闹。代宗与北疆等人坦然以待。

一轮皓月从夜空撤下了银光,照耀着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们。人们纵情欢乐,只谈功绩不谈政事。气氛很热烈欢乐。之后,几名皇亲和清流言官喝醉了,借着酒劲直斥代宗,呵斥他无旨进京就是包藏祸心图谋不轨。代宗勃然大怒,挥剑连斩了四名言官和一位皇亲,吓得满堂震惊!内阁首辅张老丞相和董、王两太后立刻酒醒了,开始商量了代宗登基接位之事。

捡事不如撞日。代宗偕同杨皇后当即更换礼服,在禁宫的朝堂上祭拜天地祖宗,登基为皇。群臣们三呼万岁,行九叩大礼。此后朱堪直名正言顺得成为大明天子。

满堂都是凶神恶煞的北疆侍卫,城外是兵精马壮的北方军兵马,代宗趁机杀人立威强行登位,京城里的所有大臣命妇们再也说不出一个“不”字了。整个朝堂上几家欢喜几家愁。

杨皇后穿着皇后朝服坐在软座上,眺望着前殿群臣中的夫君,再望望身旁英俊体贴的儿子,一颗心满是恍惚和触动。抚着小梁王的肩膀轻声叹息:“老天待我不薄。此生此世有你们在身边,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即使登不上皇位也罢了。”

小梁王收回了眺望父皇身影的眼光,面孔朝向母亲,乌黑眼眸闪着光,真诚地说道:“母亲不必感概。我们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将来还会变得更好。有什么可感伤的?母后你会是天下最幸福的女子。”

杨皇后含笑阖首道:“是。我已经很幸福了。我不是感伤,是为你感到高兴。你父王登上皇位的大喜也比不上你娶回明前的大喜。一切都已经渡过、挽回又重新开始了。这份喜悦来得太快太圆满,我都不敢相信了。我是喜极而怕,怕这个幸福用完了就没有了。”

小梁王的俊脸上透出自信和光彩:“不会,有我在,母后会幸福一生的。以前我犯过错误,后来我知道什么才是更重要的,所以我选择了最重要的东西。”

杨皇后眼露一抹忧愁:“你相信你的选择是正确的吗?不会后悔吗?”

小梁王讶然得笑了:“母亲说什么呢?我是很任性妄为,但这次在战场先救明前放走了李祟光,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事了。明前的命比李崇光重要万倍。这种选择怎么会错?母亲不也喜欢她吗,我娶她是最好最正确的事。”

“你坚信就好。”杨皇后疼爱得看着他:“你只要记住一点,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我都会站在你这边。你的婚事由你做主。你的父皇如果……我会劝解他的。”

两人正亲密谈话,代宗昂首阔步地走到妻子身旁,厚实的手臂扶着妻子身躯:“有什么要劝解我的?你把我想得太冥顽不化了。”

杨皇后温柔地笑了:“不敢。我知道你心里有数,会做出最妥当的处置的。一切都会顺利的。”她对丈夫有种神奇得信赖。

大明皇帝朱堪直厌恶得瞥一眼前堂的诸官。整理心绪,心事深沉,对妻儿语重心长地道:“年青人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在我这种年龄的人眼里不算什么。我也不感兴趣。我唯一看重的是后面的事。我现在登上皇位,要与清流谈判,恩威并施得使他们为我所用;还需要太后的真心支持;宦党也需要收服……我要把政权名正言顺得抓到手心。其他事太无足轻重了。”

他豪气万丈地道:“我们已经把汉人的死敌,蒙古人都打回了草原深处,还有什么处置不了的问题呢!你是关心则乱了。如果原显是个普通男人早该自己当家做主了。但生在皇家,注定要比寻常百姓得到多一些,也得付出多一些。”

代宗斩钉截铁地说:“我知道你的心事。我登基后的第一项决策就是封你为太子,而太子的婚事可以自己做主。但是要遵守三点。一是遵守祖宗规矩,符合宗室礼仪,符合我大明朝利益。二是你和父皇、母后都要同意。三是对婚事守信,对妻子有始有终。即然选择了一个人,无论她是好是坏是善是恶都要承担结果。不准惹出什么废后和后宫事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