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明珠不识君(218)

朱原显垂下了眼光,星眸微闪,讽刺地一笑:“后来几日,姐姐亲眼相看了那位小小姐,这个四岁多小女孩聪明伶俐,美貌非常,出身富贵,是父母亲唯一的孩子,自然是他们的掌上明珠。虽然年纪很小,却已显出非常娇惯任性的脾性了,姐姐就有点迟疑。这位姐姐是知道自己儿子秉性的。不巧的是,她的小儿子也恰好是个骄横傲慢,性格霸道的人。两个孩子都是家里极娇惯溺爱的心肝宝贝,真结成亲事,反倒有可能变成一对怨偶,而非一对珠联璧合的良人。”

“再者,她是从心底很疼惜义妹和小小姐的。她自己嫁到边疆塞外受尽了磨难,吃够了苦头。虽然是一国皇后,但管束着边疆多战贫瘠之地,教化着贫苦的牧民,只是个‘空中楼阁’的花架子。远远比不上内地的繁华富绕。而姐姐的出身性情使她能适应这块土地。她从小父母尽失,寄人篱下,从小就吃尽苦头,才养成的谨小慎微、柔婉坚韧的性格。嫁人后又费尽心机,花尽心血,才融入了小国驻地。一个少女在险恶的边陲土地上,抚慰着相当于被放逐的皇族丈夫,保护着本国疆土,还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兵临城下的战火,终生不能回到富庶的家乡。经历了这么些千难万险才熬出头,才得到了皇后的荣耀。她知道这条路是多么险恶难走!这种人生是多么痛苦难熬。她心里极疼惜义妹的遗孤,怎么舍得这个娇贵的小女孩与自己一样,从最富有的江南富地嫁到风霜雪剑的大漠上吃苦头呢。”

“所以,她提出了想收养义妹的遗孤为义女,亲自抚养养大,成人后求朝庭封为郡主,再风风光光地返嫁回南方大氏族,真正地享受到那人间的极贵极荣。她这种为孩子苦心构想的人生路,却没有得到天真烂漫的义妹的赞同。人生顺畅无比,嫁了个老实夫君,从不知道人间疾苦的妹妹却一心想要女儿出人头地,想要那一国皇后的名份。非要缔结婚约。被姐姐借口拖延后,就气得又病重了。她以为她成了皇后后身份变了心也变了,忘恩负义地对待她和女儿。她每日以泪洗面。”

明前的脸色变得苍白极了,她不安地站定,心砰砰狂跳着。

小梁王冷冰冰地目光看着她,继续无情地道:“姐姐听说义妹病加重了,很难过。就去探望她,想跟她再深谈一下,想个最好的解决办法。姐姐走到花园里,正看到了义妹带着女儿等着她。小女孩见到婶婶走过去,便急忙跑过来撞倒了她。小孩子跑起来没有轻重,一下子就把皇后婶婶撞到了池塘里。下人们一阵大乱,距离最近的妹妹看到了,也急得跳进了水池里救她。幸好天近夏至,水池也浅,两姐妹又精通水性,没闹出什么大纰漏。后来人们把两个大人都救上了岸。一场小风波也就平息了。姐姐只是掉进了水塘,摔了一跤,湿了衣裳,没有大碍。而妹妹却为了救姐姐跃进池塘加重了病情。她病得更厉害了。”

“这种种的前陈往事加到一起,姐姐就不多想了。立刻就遂了妹妹的心愿,同意小儿子与妹妹女儿的婚事,并当场立下婚书。”

明前的脸色煞白,在这个初夏的夜晚觉得浑身发冷,冷得太过份了。她不想再听了,想急步逃离这个人和话题,但是脚步却移动不了。她面色惨白地转过身,盯着前方的梁王,鼓起了全部勇气问道:“后,后来呢?”

“后来?”梁王朱原显站在竹林旁边,像一枝秀逸的劲竹。他一只手按着剑鞘,一只手扶着青竹,目光幽深地瞪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她:“……你不记得了?真的不记得了吗?我却是记得真真的,那时候我就站在一旁,亲眼看到了发生的一切。我看得很清楚!我已经九岁了,记事了。你跑过来恶狠狠地撞翻我的母亲,把她撞下了池塘。还气愤地嚷着‘你是个坏女人,惹得我娘哭……’,你是故意撞她的,对不对。你怎么都不记得了?我后来对母亲说你是故意撞你的,母亲却厉声命令我闭嘴说我看错了听错了,说你是无意撞倒她的。”

明前的脸色煞白,嘴唇颤抖着,浑身都在不自禁的战栗着。奇怪,她的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全然都不记得往事了!

朱原显脸上现出了一抹冷冷刹刹的微笑来,有点冷酷也有点怜悯地看着她,话语却深沉如钟鼓,敲击着人心:“对,这就是你我的婚约缔结过程。后来,我们订完婚后,我就与母亲离开了江南回北疆。在回北疆的路上,有一天早上,我在客栈里去跟母亲请安,就发现母亲忽然站不起来了。她发着高烧,倒在床上,从腰部以下没有了力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