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明珠不识君(14)

所以,程氏夫妇死到临头也要暗中勾结,他们指认的并不是真实的范勉之女范瑛,而是两个女孩子中最听话、最心善的那个。

果然,那个程明前是个最心善最听话的,一得知自己是贵人之女,就立刻宽宏大量地原谅了李氏,没把仇恨移到养母和妹妹身上。而是以德报怨。她一力做保,宁可跟锦衣卫闹翻,也保下了那对母女的性命。

真、真是耍得一手好聪明计谋啊!危机之时辩明局势,选了对他们利益最大的一条路,敢给东厂做套,敢糊弄锦衣卫,敢戏耍他这位天子长侍。他崔悯却结结实实得被程氏夫妻耍了一道。

崔悯对着明前的视线,瞬息间脸都气得扭曲变形了!胸口都快气爆了。他从小就智谋远扬,才名满朝,连上司和皇上都有所耳闻。却被这对乡下泼夫妇耍于掌股之间,是可忍孰不可忍。真是气杀人了。

明前看到崔悯激烈扭曲的脸,吓了一大跳,一下子放下窗帘不敢再看了。

崔悯气得快爆发了。

姜千户一把抓住了崔悯的胳膊,低喝道:“崔大人!且住。这件事到此为止,切切不可再翻案了!八百里加急快报已报上京,想追也追不回来了。范丞相和刑部就要得知,这村子、镇子和这个小陇县也人尽皆知。我们现在一翻案,就成了天大的笑话了。与我们东厂锦衣卫大大的不利!与您的义父伍司礼太监也大不利。”

崔悯搓腕长叹,满脸沮丧和挫败:“我怎么不知道?我就是知道没法子翻案,才气坏了。这案子已经让我自已给作死了!作得死死的,连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做成了一个环环相悖的怪圈!我明知李氏在胡乱指认,却不能不认。李氏也明知她在胡乱指认,却也不得不坚持认。程大贵已死,而被拐的四五岁小孩又太小,记不清事,做不得准。这天下也只有她一个人知道事情真相了。

“真相只有一个,而我们已经错失了良机。现在已经打不得、审不出,更诈不出了!她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她想指认谁谁就是真的。妈的,这事弄的!审案的契机已过,老天爷也找不回机会再翻盘了。

“更何况,这个程明前也不一定就是假的。因心善使两贼人指认了她。也不能代表她是假的。她们两人还是一人一半的机率。这个事已成了一个怪圈,谁也打不破!解不开!弄不断!只有天知道谁是真的谁是假的?他妈的,这案子竟然做得如此荒唐!如此荒谬。难道是老天爷故意戏耍我嘲笑我吗?真气杀人也。”

姜千户苦笑了:“大人,即便我们事先知道这对夫妇要串供,恐怕也制止不了。那程大贵吊着一口气,什么也不招,就是想糊弄些小罪蒙混过关。是崔大人太聪敏,查觉不对,查出他的居住地,就直奔他老家,杀了他个措手不及。才掀出了这挡子惊天大案。崔公子,你老人家又不是神仙,怎么能事先知道,这很普通的嫌疑人做出了杀人抢劫官员之子的大案,好来提前提防他呢?恐怕事情重来一遭,我们还不得不再次掉入他的壶中!这才是个永远也打不破的怪圈。”

“——这就是传说的断头案吧。最重要的线索链断了,证据缺失,百法儿都难治。这种案子办成这样已是相当不错了。人世间,像这样没头绪、无可奈何的断头案太多了。”

魁梧的锦衣卫姜千户长长得吁一口气,盯着青布帘马车,说:“这样也好。管她谁是范氏女。程大贵已死,李氏只要不疯不傻也不会翻供,她还指望程大妮儿救命呢!这案子已做得铁证如山,阎王爷也难翻。”

“我们就当做白送了一场飞来富贵给那个乡下小妞儿吧。她长大后,想明白了,也会记得崔公子你的大恩大德的。而且看她的样子,是个心善又机灵的女子,会照料好自己和养母养妹的。也算没对不起那真的范氏女。我的小祖宗爷爷,现在可万万不能再翻案了。”

“哼!飞来的富贵,哪儿有这么便宜的事。不过,这事确实不能再纠缠了,只能私下里再在周边查查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蛛丝马迹,以防后患。哼,我就偏偏不信这个邪,这天底下哪有找不出一点破绽的案子!”白衣的清俊少年犹自郁郁。

姜千户忽然问:“那程大妮自己知道李氏可能做假吗?”

崔悯脸上突然现出了一抹冷刹刹的笑意,阴侧侧地说:“我猜想她应该不知道。一个十岁小女孩可没有这等深沉心机,明知自己是假货还敢跟我抢人!她还真以为自己就是相国家的千金小姐了,才理直气壮地做了件大好事。好极了,好极了。这真是一笔糊涂帐。她知不知道都不重要了,现在她就是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