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
陆井说话声音细若蚊吟,只不过两人之隔两步之远,这话自然是被于柿尽收耳中。
“今日之风甚是喧嚣啊。陆小姐说了什么?还请重复。”
“我说!我想吃冰糕,你速速给我去拿口牙!!!”陆井大声喊道,俨然一副不顾颜面的样子。
“遵命,小民这就去。”于柿听到这话才慢悠悠动身向后院的库房走去。
“陆小姐不来参观一番库房么?”
“……”
陆井没有回答,却是很诚实地跟了上去。关雎见状,一边暗自嬉笑,却也一边动身跟随于柿而去。
于柿口中的“仓库”,实则是和她本人所居住的屋子一般大小的一间客房,只不过地处西北角,且并无窗户纸,在原本窗纸应在的位置,都用木板堵住。
“陆小姐注意防寒,这屋里气候,可比这里的冬日要‘冻人’地多”
于柿心情显然不错,甚至和陆井完了双关笑话,只不过除她之外在场三人并不知其所以然,正巧遇上开门,三人之间的气氛,此时和这库房比起来竟是差不了多少。
“咳咳,陆小姐,请看。”于柿清清嗓子,将烟斗放于袖中衣兜,让出身位好让陆井得以看到其中全貌。
于柿一让开,一股寒气就冲出来倾入陆井骨髓。使得她只往其中看了一眼就匆匆退出来,说什么也不想再进去。但要问那房中有什么,却是可以描述出来,无非是大大小小的冰块沾满墙壁,在其中堆起如山高的漆盒。似是过道的地方结起一层厚实的霜,几乎要将青石板的地面完全掩盖住。
“陆小姐可要随我一同去取冰糕?”于柿进屋前邀请到。
“不要不要!我在这里等候就好,阿柿你快去快回,莫不要染了风寒。”
于柿听到这话笑了,这小姐倒是知道这么冷的地方会引起风寒。
“那小民便谢过陆小姐好意了。”说罢一闪身消失在门口,随后传来爬梯子和漆盒碰撞的声音。
陆井二人在外等候,却是耐不下性子去等于柿出来,于是顶着那已不算逼人的寒气朝里望去。正好撞见于柿出来,手中提着两个漆盒。
“关雎,拿好了,可不要在路上磕了碰了,都是要坏了口感的。”临出门时,于柿对关雎嘱咐道。
“嗯嗯!”关雎忙点头,却又一直盯着那宝贝漆盒
“陆小姐,小民就不远送了,一路走好?”
“嗯。”
两人说话时,关雎干脆将那漆盒抱在了怀里。
第21章 食以蝉鸣
正午,于府。
眼下家中老小都出游在外未归,书院的事也已经趋于稳定……就连国公府那边也再没有随时来访的消息。
想是暑热难耐,就连那一向好来她这谈天说地打发时光的陆井也已一周未上门拜访。
罢了,难得落得清净,不如将前日去市集购来的新鲜话本消化干净。
窗外蝉鸣声不绝于耳,她倒没放在心上。正如先前读书时总要戴起耳机来听些舒缓的音乐以便于入境,现在自然是没有那般条件,悠远的蝉鸣听起来倒也有些别样的乐趣。只是眼下身旁无人,过会取来笔纸写下来便是。
书箱上已落了灰尘,这倒不出她所料。她本就不是爱干家务事的人,阿琥她们一出远门,加中自然没了人打扫,她的屋子每日有人进出尚且如此,其他屋子只怕是已结满了蛛网。
箱中书籍依照她的要求封面朝下放置,按她自己的话说,这是为了保持其神秘感。
费力地将那躺椅摆在窗前,躺上去,只可惜没有软垫。她没有按照正常顺序看这话本,而是先随意翻开一页倒扣在腿上,随后抿了一口已经凉透的茶。
将那话本摆在眼前,她细细阅读起上面手抄的不算十分工整的语句。
“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
将书合上,这时她来了兴致去看那书的题目和作者。
“《岘佣说诗》……清……施补华?”
自顾自念出封面上题的字,她此时也猜出了大概,这想必就是城北那家书行所谓的“营销之道”了。将平时人不常看的书混入话本一类的书箱中,等有客人来买成箱的话本时再一起卖出。
如此想来倒是释怀了,同为商人,她有时也会将过气的糕点装入时兴的糕点礼盒中再卖出比零售更加实惠的价格。如此一来,即使其中有自己不喜欢吃的糕点,顾客还是会买账。
书箱在房间西北角,而自己正躺在南墙边上,即使只有几步路也不想跨过去。干脆就这样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