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看着又说:“这孩子不像王家血脉的子孙,成日放牛能有什么出息?”
这头牛在他上学的时候就让老太太逮住机会叫人送走了。
但宁文博送牛给他时说的话,就是为了让他有出息!
宁宣那时候真想不明白什么是有出息。
更让人想不明白的是三叔,他只会嗯嗯啊啊的说:“老太太说得对,让侄儿们有出息当然是最好的。如果没出息,家里也要提前准备。”
后来宁宣出了宅子,出了学堂到生意场上去了,戴官帽儿的也喜欢这么逗人,跟猫抓老鼠差不多,不一定是为了吃饱肚子好好活着,只是单纯觉得好玩儿。
宁宣受到了这种排挤,戏弄奴才和平民百姓的趣味就大大降低了,他也不再去戏弄人取乐。
老太太身边何止一千头牛,一万头猪,就连老太爷也只是她实现野心的牛马。
包括她最疼爱的小儿子。
宁宣一直清楚,老太太看重嫡庶尊卑,她的宠爱不值钱。
金陵大族样样都跟着皇族子弟来,就算是继承人死了,只要继承人还有儿孙在世,不管是嫡是庶都轮不到继承人的兄弟们。
就算是一个娘肚皮里出来的亲兄弟也不行。
只是现在宁宣才敢真的确认老太太对三儿子的爱,当真跟小猫小狗差不多。
老太太再宠他,也只是用私房钱贴补,从两个哥哥那里给他掏些鸡零狗碎的玩儿,摆着好看但都是样子货。
花草养死了就没了,衣服下过水就不值钱了,住着最好的院子但地契也不是他的,田地和铺子也在两个哥哥手上。
宁家该传给嫡子的东西,老太太哪个也没往小儿子手里放,就是宁老二握的铺子都比宁老三多。
最后宁老三为了躲避这种宠爱,就带着妻妾跑到水上去了。
宁宣为这样的母子关系胆寒。
祖孙俩两看相厌,宁宣还是能忍着做孝顺孙子,在旁边给老太太夹菜。
老太太沉着脸,脸色惨白,她最喜欢的厨子走了,厨房的大厨现在都是本地人,忙不迭地在陈姨妈和段圆圆跟前凑热闹,哪里想得起她。
以前无论什么时候都温着等她享用的饭菜都没了,她吃了两口嘴上就被辣得红红的。
老太太看碗里都是辣油,嘴上狠狠一抽,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动静。
宁宣半天才猜出来这是在叫他坐,不要他伺候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搬家写不完了,就发这么多吧。
感谢在2023-05-06 20:17:21~2023-05-07 21:03: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关山月的星星花 50瓶;骤雨江行舟 17瓶;cherryklain 10瓶;月底、为何我总是磕到冷门cp 5瓶;九秋 3瓶;60803955、陆一、niuniu@sharon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1章 仁孝之家(二合一)
◎(捉虫)祖孙两人吃了一顿食不知味的午饭,桌上鱼虾蟹肉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
祖孙两人吃了一顿食不知味的午饭, 桌上鱼虾蟹肉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子,大部分都还是完完整整的。
宁宣看着看着就想起,小圆虎胆吃螃蟹的事, 没忍住笑了一声。
老太太看自己都要死了,孙子还这么笑, 脸色立马就沉下去了。
她本来身体就不好, 这么一动气,就迅速衰败下去, 只有明珠沉甸甸地缀在头发上, 泛着雾蒙蒙的宝光。
老太太从桌子下头掏出来一个小盒子, 里头放着都是尖尖的碎铁砂。
她吃完的东西从来不分给下头人吃,只有特别亲近满意的丫头才会被她赏几口剩菜。
宁宣瞧着好好的菜这下连猪狗都吃不了, 脸上也笑不动了。
老太太跟没事儿人似的,又给他指指柜子,示意他打开。
宁宣恭恭敬敬地去了,从里头搬出来一个大楠木箱子。
老太太摸出钥匙让他打开,里头装了很多个小盒子。
有一个写的是宁宣, 这是老太太要留给儿孙的东西,宁宣当着她的面儿把自己的那份打开一看,里头装的几乎都是银票,还有些地契, 瞧着都有些泛黄,不知道放了多少年了。
剩下的老太太也没叫拿走, 想着等儿子孙子过来自己亲自给他们, 再说两句贴心话。
至于几个媳妇儿, 老太太连口水都没留下。
儿媳妇儿又不是自己人, 给了儿孙就是让她们占着便宜了。
做完这个老太太就不太行了, 只是眼睛还睁得大大的。
再怎么对两个儿子不喜欢,那也是亲骨肉,没见着人她还不想上床睡觉。
宁宣听着她喉咙呼呼啦啦的跟破风箱似的,眼珠子鼓鼓的往外突,也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