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本就应该审时度势,这才是用兵。
在三人连番的表述之下,原本持反对意见的人最终噤了声。
姜行云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说话,便一锤定音:“那便做好出兵的准备,择日出征。”
一说起打仗,严霆与严文琦这对祖孙的矛盾似乎消失殆尽。
二人结伴回府,难得的,心情都不错。
“靳苇这个小姑娘,大气,咱们严家,正需要这样一个媳妇。”严霆回想起今日的事,有感而发。
严文琦听到这话,吓得赶紧回头看了看,好在路上没有其他人。
“祖父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借孙儿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同皇上抢女人。”
谁知严霆话锋一转,突然来了句:“不过,张家那个女孩儿也不错。”
严文琦不再搭话,也不打声招呼,长鞭一挥,就冲了出去。
严霆见状,也快马加鞭追了上去,嘴里还喊着:“臭小子,等等我!”
白天在军营中,虽然统一了意见。但自古以来,打仗用兵事关国家社稷,更关系到万千黎民的生死,毕竟不是儿戏。
况且以姜行云眼下的处境,这是绝地反击,不成功便成仁,一旦行将踏错,再无回旋的余地。
他不得不慎重。
于是晚间,姜行云专程到严府,拜访了严老将军。
似是知道姜行云要来一般,严霆早早便在书房等候。
姜行云一到,进门便看见严霆请出了太1祖皇帝的手书,摆在案几的正中央。
他立马整束行装,掀起衣袍跪倒在地,双手交叉放在额前,朝着手书深深叩了一个头。
这是他第二次见存放在严家的太1祖皇帝的手书,手书上的内容,他到恒州的第二天便知道了。
“若失祖业求到此处,必先痛思其咎……”先前的三日面壁,便是老祖宗的意思。
起了身,严霆请姜行云上座,姜行云拒绝了。
他站在原处,躬身作揖,朝着严霆就是一拜。
“出兵打仗,于我是头一遭,还望将军教我。”姿态放的极低,态度极为虔诚。
严霆立马上前一步将人扶起,谦虚地说:“老臣不敢,不过有些细微处,要嘱咐陛下罢了。”
“陛下,请。”
于是严霆凭着自己多年行军的经验,将出征前的准备一项一项说与姜行云听。
从点将到衣甲、器械、马匹、粮草等物资,再到军誓和行军路上要注意的事项,事无巨细,一一点到。
听到自己未曾注意到的,姜行云便牢牢记在心里。
一番交谈下来,足足有近两个时辰。
“行军打仗,有常法,却无定法。陛下只需记得,遇事沉着冷静,切莫急躁冒进。”严霆耐心地说道。
姜行云点点头。
“西南军中有几位将军,跟着我多年,无论是武力谋略还是人品性格,都是上等,陛下若是不嫌弃,这一趟,可以让他们跟着。”
严霆话说的小心,对姜行云而言却是极好的消息,他新军初建,正是需要这样有经验的老将来压阵。
若不是考虑到西南还需严霆震着,他甚至想请严霆出山。
“这再好不过,谢老将军。”姜行云愉快地应下。
两日后,在营中,姜行云当众点将。
听到张怀的名字,严文琦吃了一惊,那不是他“未来的岳父”?
他可是祖父帐下最得力的将军之一,祖父竟然舍得。
“各人回去,迅速查点衣甲器械,有问题的速速上报,五日后,大军出征!”点完将后,姜行云当即下令。
“是!”众将领命。
五日后是农历二月初二,二月二,青龙昂首。
这天一大早,姜行云站在高台,面对着台下的千军万马,内心激动万分。
这一刻,终于来了。
“朕,大周皇帝姜行云,在此通告三军!”
“我军即将北征,与刘豫老贼较量厉害,各部要严整队伍听我指挥。朝中刘豫携兵自重,扶立伪帝,乱我大周皇室血统,如今不请自来,妄图流毒于百姓万民。希望各部将士英勇向前,做一等一的勇士,而不要贪生怕死,做个逃兵。等到得胜入京,作战勇敢者自有奖励发放,而畏缩不前者也有军法等着。”
姜行云的誓文,一字一句砸在地上,铿锵有力。
底下的将士们无不群情激愤。
这个时候,严文琦站出来,振臂一挥:“杀刘豫,进京城!”
“杀刘豫,进京城!”
“杀刘豫,进京城!”
……
将士们的呼喊震天动地。
姜行云也被眼前的豪壮景象所感染,胸腔里热血沸腾。
“拿酒来!”
一旁的士兵双手捧着酒碗,来到姜行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