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行云一句话点醒了谢徇义。当年杜家在朝中一手遮天,兵部尚书李明德无能软弱,他一直以为派他去西北,是杜家对他的报复。
然而眼下看来,似乎不是这样。
“难道,是陛下的意思?”谢徇义小心求证。
“正是。”姜行云肯定了他的猜测。
“谢将军真有报国之心,便在西北好好待着,眼下西北的形势,对将军而言,正是个机会。”
“至于以后”,姜行云顿了一下:“定有用得着将军的地方。”
平心而论,西北那个地方,谢徇义是真的不想再回去,但是听了姜行云的话,他却没有丝毫犹豫。
“是。”谢徇义爽快应下。
不为别的,就为当年那一个放在他脚边的炭盆和那件披风。
随后陵游又将此次前往西北的历程细细说了一番,谢徇义本想退下,却被姜行云开口留下。
听完了陵游的汇报,谢徇义才知道姜行云在整个西北的计划。
而以姜行云现下的处境,这些机密之事,毫不避他,无疑是对他莫大的信任。
谢徇义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如千斤。
议完了事,各人准备退下。
姜行云突然对陵游说:“别的先不忙,一会儿先去见见阿苇,她昨晚还提起你。”
陵游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心里瞬间暖烘烘的。
第48章
那日过后,谢徇义随即回了西北,陵游则留在了恒州。
上元节一过,京中以新君的名义集结兵马,以刘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携军南征。
姜行云这边一早便得到了消息,随后便拟好勤王令,广布天下,号召天下兵马齐聚恒州,勤王护驾。
一时间,整个大周成南北对峙之势,时局一下紧张起来,大有战云密布、剑拔弩张的迹象。
“今日请老将军来,就是想听听老将军的意见。”姜行云对着堂下的严霆恭敬地说。
这几日,对于如何应对刘豫大军,营中各人意见不一,有的希望主动出击,有的则认为应该守住恒州,以逸待劳。
对于姜行云招募的新军,严霆一向甚少过问,怕手伸的太长,惹得姜行云心中不快。
但既然姜行云问出了口,他也绝没有藏着掖着的道理。
“依老臣的想法,陛下还是应该主动出击,择日北上。”严霆的话刚一落地,严文琦心中不免有些开心。
祖父的意见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严霆解释道:“自古,以北攻南易,以南攻北难,若是等到刘豫一路打到恒州,陛下再反击,为时晚矣。”
严霆短短的几句话,直击问题的症结,姜行云不禁在心中大呼佩服。
“臣赞成严将军的观点。”靳苇站出来说:“刘豫与陛下对峙,各地大都持观望态度,不敢轻举妄动。”
靳苇的话,引得严霆侧目。这时他才发现,一旁这个身材瘦小的男子竟然是姜行云的未婚妻靳苇。
靳苇继续说:“大敌当前,陛下应该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兵贵神速,迟一日,便失一日的民心。”
靳苇的话,让严霆对她有些刮目相看。
他知道这个永安年间的状元,在京中名气大的很,但也知道,姜行云沦落到今日,与她不无干系。
可在恒州,见了几次,她都是一副淡然恬静的样子,看上去与京中那些官家女子并无两样。
然而今天站在这里,她的气度和自信与他之前所见判若两人。
各地在观望,这是事实,但是旁人未必敢讲。
他看着靳苇,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
“臣也赞成。”本想着祖父在这里,自己多少避避嫌,然而靳苇的话一落地,严文琦也憋不住了。
“战争一事,最是消耗民力,刘豫贪婪自私,不会爱惜,所过之处必会遭到极大的破坏,就算将来陛下完成一统,恢复民力也是难事。”
“不如主动出击,将交战的地域缩小,这样下来,波及的范围小一些,受难的民众也少些。”
严霆万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能从严文琦口中听到这番话。
在西南,严家秉承的原则一直是“不畏战,不恋战”,严家虽然以战力卓著而闻名,但是骨子里,是不希望陷入战争的。
他打了一辈子仗,战场上,最勇敢的是年轻人,最恋战的也是年轻人。
没有一个士兵不想在战场上博取军功,没有一个将军不想在战场上证明自己。
严文琦这个年纪,正是想要在战场上有一番作为的时候,此时却能跳出战争本身,从长久来看问题,实属难得。
三人的话,姜行云很是认同。
有人说眼下时机不成熟,不宜贸然出击,但时机什么时候才能成熟?敌人会等你做了万全的准备之后才来攻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