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到有一天,你居然能为一个人做到这个地步。”
姜行云摇摇头,说:“我不是为她,是为我自己。”
晚膳期间,姜行云只是埋头吃饭,整个人闷闷的,显得心不在焉。
靳苇看见他这个样子,便知道他心里藏着事,想来早些时候严文琦过来,两人定是商定了什么。
捱到吃完了饭,饮过了茶,姜行云还是一言不发。
靳苇终于按耐不住,走到姜行云身前,强迫着他与自己对视。
“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讲。”
姜行云看着她,烛光映照下,她的眼睛清澈透亮,一片坦荡,他眼神微动,酝酿了多时的话,却不知该怎么说出口。
两个人就那样定定地站着,靳苇突然伸出双臂,紧紧环抱住姜行云的腰身,良久才放开,然后仰起头问:“现在可以说了吗?”
姜行云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好像斟酌再三的话仿佛也不是那么难以说出口。
“我与严文琦商议,逃出京城,退守西南,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说到这里,姜行云停顿了一下,看着靳苇认真地说:“你愿意同我一起吗?”
靳苇完全被姜行云这几句话震撼到了,她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可能,可是姜行云毕竟是一国之君,这意味着将江山拱手相让,然后再经历一遍姜氏先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
不,兴许要比当年姜氏先祖还要难,一个在重重包围下狼狈逃离京城的国君,还能否获得天下人的支持和信任,这是天大的变数。
可是,对于姜行云,她心底却又涌上深深的敬佩,为他当机立断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
靳苇还在消化姜行云话的前半句,完全没有意识到姜行云还在等自己的答复。
见靳苇迟迟没有回答自己,姜行云进一步说:“这一步一旦踏出去,往后只有艰辛,没有坦途,你若是不愿意,我……”
“没有什么不愿意,刀山火海,我陪你。”靳苇制止了姜行云说下去,相识以来,她陪他走下去的决心没有丝毫的退缩,只有日甚一日的坚定。
姜行云伏在靳苇的肩头,紧紧抱住了她,在她耳边轻声地说:“对不起,我……”
靳苇静静地听着,但是姜行云终究还是没有继续往下说。
“陛下运气好,生来便是天潢贵胄,不用受奔波劳碌之苦,陛下运气又不够好,摊上了千疮百孔的大周。”靳苇开口说。
“可是”,靳苇话锋一转:“陛下越来越像一个君主了,这招釜底抽薪,日后陛下若能卷土重来,大周必将迎来中兴。”
靳苇的话给了姜行云极大的鼓励,有时候姜行云自己也不明白,她对他的信任从何而来。
“你有没有一刻,哪怕一瞬间,想过我会不会为了自保,把你交出去。”姜行云有些好奇地问道。
“没有。”靳苇没有丝毫迟疑。
“为何?”姜行云从靳苇的肩上抬起头来,一脸期待地等着靳苇的答案。
“因为陛下心里明白,放弃我,并不能保全自身,反而日后会被权臣拿捏,成为真正的傀儡,而这,是陛下此生最厌恶的事。”
靳苇说的一点没错,可姜行云还是忍不住继续问道:“就不能因为,喜欢你吗?”
“陛下已经栽过一次跟头了。”靳苇冷静地说,同样的错,他不会容忍自己犯第二次。
此刻姜行云看着眼前的靳苇,只觉得自己足够幸运,才能在这苍茫世间,遇到这样一个女子。
世人没有想到,短短两年,永安元年的事再度重演。
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在城外陈列的军队迟迟没有得到当朝陛下的回应,愤而攻城。
待攻破城门,一路打到宫门边上时,抬头一看,皇宫上方却冒起阵阵浓烟,而大火的方向,正是姜行云的寝殿,重华宫。
第31章
赶在城门落锁之前,严文琦领着一队人马冲进恒州,马不停蹄直奔府邸。
“祖父在家吗?”严文琦一边把缰绳递给随从,一边向一旁的管家问道。
“该是在书房。”管家回答道。
“嗯,好生招待各位兄弟。”严文琦丢下一句话,便朝严霆的书房而去,后面还跟着两位年轻男子,瞅着陌生的紧。
书房内,当严霆看清严文琦身后之人的面容时,惊得立马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就要行礼。
“老将军快请起。”姜行云快人一步,赶紧搀起了严霆。
因着出逃一事事出突然,为了姜行云沿途的安全,严文琦并不曾事先告知严霆。此时免不了将前因后果陈述一番。
“乱臣贼子,岂有此理!”严霆听完不由大怒,一把拍在桌子上,把桌上的茶盏都震得抖了一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