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凤阙+番外(128)

她说的没有错,可比起这点「防备」,李暻更不愿将她「提前」置于险境。

于是,他答道:“你身子本就不好,无法出席团拜会也不是第一次,所有人皆会体谅。”

其实,崔稚晚说出的拒绝理由到底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要告诉李暻她的态度。

然而,她几次三番拒绝,可他却连半分松口的意思都没有。

崔稚晚便知道,李暻是真的心意已定,一点回环的余地都不给她。

心中急切之下,她当即翻身坐起,辩解道:

“可我今岁身子很好,前几日进宫时,杜妃瞧见了我的面色,还当众点了出来。

“你说的理由根本不成立。”

“所以,我现在便开始同你商量啊。”

李暻抬手用指腹抚了抚她的双颊,那一抹异常的绯红从入冬开始便浮在那里,不曾散去。

而只要想到这背后真正的原因,他便一刻也不愿再耽误下去。

第65章 圆伍

话已经说到了这种地步,为了将她在这条路上的推脱全部堵死,李暻直言道:

“稚娘,只要你应声「好」,剩下的时间,足够我让所有人相信,你的「托病」是真的。”

崔稚晚知道他从来说到做到,可她依旧是满心的不甘愿。

挥开他抚在自己面颊上的手,太子妃还要再与他争论,却忽见墨色在太子殿下的眸中沉了又沉,她的争辩一瞬间噎在了喉咙里。

果然,他的下一句话就是:

“典药局开了新方子,明日起,稚娘试试看,好不好?”

李暻终是不再拐弯抹角,只用一句话便将崔稚晚今冬「百病全消」的模样背后的真相,全部戳破。

“我……”

无法面对他眼中的复杂情绪,崔稚晚将视线瞥向一边,而后悄声抱怨:

“他答应过不会告诉你的。”

这哪里是在责怪孙医正的嘴巴不严实,分明是在埋怨他打听她想藏住的「私事」,李暻听得出来。

他拉过崔稚晚,让她重新看向自己,语气里皆是平日里寻不见的严肃:

“稚娘,我可以尊重你想有只属于自己的秘密的想法,可却不愿你用它来伤害自己的身体。”

大概是因为心虚,崔稚晚强词夺理的声音轻到几近耳语:

“不过是药效猛了一点点,又不是毒药,哪里谈得上伤害。”

这亦是李暻觉得奇怪的地方。

她今冬的异状,他皆看在眼中。

初时,还以为是多年来的调养起了作用,后来例行查看她所服药物时,才察觉到是她刻意叮嘱医官瞒着他,让孙医正下了「猛药」。

可是,李暻亲眼看过那方子。

到底是太医署开给太子妃的,虽确实如她所愿加入了一二味大补之剂,可几相中和之下,倒也不至于让她外表瞧着安好,实则内里空耗而虚乏。

但相应的,仅服这药汤,也不该使年年冬日受体弱疲病之苦的崔稚晚,看起来竟「康健」到比之常人,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是,太子殿下亲自去太医署请教孙医正,更盼他与东宫典药局的诸位共同探讨出此方子药效能至几何,又到底是其中的哪一味起了如此效果。

可这老翁竟然拒而不来,直接将一句「老朽也不清楚,大概是凑巧对了症,所以才生了奇效」的话扔给他便不再开口理人。

到底是大梁未建之前便在府里的老人,虽不姓李,却与皇族沾亲带故,真要算起来,兴许辈分比先皇还要高。

有时,这人脾气倔起来,连圣人也敢强逼着灌药,太子殿下自然拿他没什么办法。

所以,当初第一次发现孙医正竟会被崔稚晚拿住时,李暻实在觉得好笑又诧异。

可惜每次问她,她皆笑的神秘,却闭口不提其中缘由。

太子妃的身子,自她小产后便一直在用药调理,只是成效始终不大。

所以,太子殿下很难相信一个所谓的「新方子」能有这番奇效,但开药之人不愿说出其中奥妙,他便只能从服药之人口中探出药效的真假。

果然方才一试,始料未及的崔稚晚下意识便将视线避开,即便后来支吾着辩解,显然也是底气不足的样子。

李暻当即确定,这方子即便不是「饮鸩止渴」,可它的真实作用,也不过仅仅只是支撑着她在短期内看上去好一些罢了。

至于以后……

崔稚晚要为了「眼下」,不去考虑「后果」。

可是,李暻不能,不愿,也不会放任她继续下去。

更何况,除夕之夜的一切,他早已有了安排。

崔稚晚当然不是不明白,李暻不让她在团拜会上现身,定然是深思熟虑后才做下的决定。

从嫁入东宫的第一日起,她便清楚,太子殿下的心中比你情我爱重要的东西,多得不可计数。

上一篇:为妾下一篇:独宠太子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