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知听得眼睛红红,抱着阿篱不说话了,朝露还以为哪里惹她伤心了,忙问:“怎么了?”
知知不知道自己哭了没有,胡乱抹了把湿津津的眼尾,笑着说没事:“只是朝露姐姐待我这样好,知知舍不得你,舍不得阿篱……”
朝露一听,便知是她离开的日子近了,前几日便听说沈照辛的案子已经在重审了,还与六品官员徐忠的贪污案并了案,想必是有了头绪,不会太棘手。
她问:“想好了?”
知知看了眼勾了一半的线的绣囊:“嗯,等做好给殿下的香囊,我就走。”
…
帝京的冬天来的不晚,才刚进冬月,就飘起了细碎的雪片。
十一月上旬,八品县丞沈照辛的贪污案有了新的判决结果。
原来这位百姓口中的青天老爷当真是冤枉的,真正受贿的是他的好友徐忠。
徐忠任职户部,今年灾害多发,朝廷几次拨银拨粮,户部有不少油水可捞,贪官的贼手便伸了进来,户部不少人都受了贿赂,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为首的高官落网之日,徐忠听到风声,害怕查到自个儿头上,将赃物放进了沈家,却拿走了沈照辛托他帮忙留意出处的那枚玉佩,那时候他已经知道,国公多年以来都在寻找这枚杜若玉佩。
因害怕沈照辛发觉,他连夜向官府匿名报案,打了沈家一个措手不及。
同时,也借着给老友故居锄草的名义,常常去符阳县,物色合适的“宋元若”人选。
沈照辛入狱后,他得知沈家的小千金沈香知入了摄政王府,颇受老夫人器重,就买通了府上做粗活的丫鬟,让她传递一些要紧的消息。
沈家这丫头的容色实在太盛,不得不防,徐忠一直都怕她攀上哪个贵人,给沈家带来翻身的机会。
直到知知果真去了摄政王的院子里,徐忠心虚之下,终于决定对沈照辛下死手,沈照辛的案子一旦重审,他就危险了。
他在京郊找了个乞丐。当时感染疫病的人都被集中安置在京郊的慈铭庄,他让乞丐给了运菜进去的菜农一笔银钱,菜农借机带出了病人用过的一只破碗,沈照辛便想法子买通了狱卒,把这只碗装过的食物送了进去。
事后,乞丐继续流走,离开了京州,这本就是可以最无声无息流动的一类人,自然神不知鬼不觉。便是查到了那菜农,也查不到他头上。
徐忠反反复复说他无意害自己的旧友,他也有他为官的初心。
诚然,他只想用宋元若做人情,去换儿子的前程。可他也清楚,一旦以假代真的事情败露,连他栽赃沈家的事也会被牵扯出来,所以一直谨慎地未曾下手,只给了王秀的父母一笔钱,让他们配合着散播女儿是抱养的消息,以待来日。
他想过,若是儿子能靠自己中试,他就不必急着用那玉佩了……
大雪中,知知披着一张雪白的狐裘,等在大理寺外的石阶下。
萧弗打着伞,站在她身旁。
对于殿下跟着她来这事儿,知知其实一点准备都没有,可殿下说:“你父亲不是不愿你做妾?此时想必早已听说,我在此,也能为你分担一些怒火。”
阿爹迟迟不出来,知知却是越想越不妥。
他们父女见面煽情的时刻,有个外人在场,阿爹怕是不好发挥,况且见了殿下,阿爹保不准就更加气不打一处来,届时冲撞了殿下,那就糟糕了。
她眼巴巴看向萧弗,眼神软的像一滩水。萧弗以为她是紧张求援,刚揽住她的秀肩,想宽解两句,却听小姑娘道:“殿下,要不然你还是走远些比较好……”
第52章 冷遇
萧弗何时被这么嫌弃过, 但知知近些天实在太乖顺,想到昨日的夜帐中,她钻在他怀中, 香香软软的一团,比阿篱还要黏人, 他又觉得, 再听她一次也无不可。
他把伞柄塞到小姑娘手心,“马车上等你。”
说着便披风冒雪地朝马车走去。
知知追着道了一声:“殿下待会儿切莫探头, 免得阿爹看见!”
萧弗呼吸一紧,自从当了摄政王以来, 谁敢这么和他说话?
等此事尘埃落定, 她的家人都好好地回了沈家, 他一定要给她点颜色瞧瞧, 让她在榻上哭着忏悔。
知知却只看了殿下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落雪天,殿下和她一样,穿了一条白狐裘,雪中的背影清凛似谪仙, 可又虚虚茫茫,看不分明。
她知道自己不该多看。
这一眼后,她便重新专心望向大理寺的铜门。连眼睛也不敢眨,生怕错过阿爹出来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