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皇帝只想护妻护儿+番外(85)

这时,福贵却进来通禀:“皇上,契尔丹世子求见。”

赵承嗣放下了奏折,“契尔丹?他来干什么?让他进来吧。”

契尔丹进来后先行礼,“参见皇帝陛下。”

他又微移一下身子,朝着赵君璟的方向说:“参见太子殿下。”

弱国无外交,他一个蒙古世子向大齐皇帝行礼也就算了,还要向刚满三岁的小太子行礼,真是可悲可叹啊!

“起来吧,不知世子来找我所为何事?”

契尔丹收起心里那可悲的想法,说起正事:“契尔丹与妹妹来大齐已近半年,这段时间感谢皇帝陛下的款待,只是契尔丹与妹妹叨扰陛下已久,现在该准备启程回蒙古了。”

赵承嗣见契尔丹起了回蒙古的心思,他也没有阻拦。

“既如此,那朕也就不多留你了,准备准备启程回蒙古吧。”

契尔丹又说:“陛下,臣临走前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赵承嗣有点不喜,这个蒙古国怎么那么多要求,但大齐身为大国,他做大齐国主,自是该海纳百川。

“哦?世子有什么请求,说出来,若朕能办到,会尽量满足世子的。”

他并没有说一定会答应他,也算是留下了余地。

契尔丹听出了赵承嗣的弦外之音,但除了苦笑,别无他法。

契尔丹说:“自先前国宴时契尔丹就说过,若蒙古能和大齐结秦晋之好,那则是蒙古的荣幸。舍妹之前对季大人有意,但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桩婚事只能作罢。

但蒙古想和大齐结秦晋之好的心意始终坚定不改,若陛下能将大齐贵女下嫁给契尔丹,则契尔丹会万分感念陛下的恩德。”

既然注定了他和妹妹之间一定要有一个人牺牲自己的幸福,那就让他妹妹去做那个幸福的人吧,自己来承担联姻的使命。

赵承嗣恍然大悟,原来契尔丹是想求娶大齐贵女的,这对他来说是小事一桩,应了契尔丹也无妨。

于是他便说:“朕喜成人之美,不知世子对我朝哪位贵女有心仪之情。”

“但凭陛下做主,无论契尔丹能娶到哪位贵女,那都是契尔丹的荣幸,契尔丹都会以礼相待。”

他到了大齐后,便住在储秀宫里,极少出去过,除了那次在国宴上遥遥见过大齐的贵女外,他哪里还能接触到大齐的女子呢?

赵承嗣对契尔丹的态度很满意,心里的抵触也少了些,他说:“既如此,世子便先回储秀宫等消息吧,朕会和大臣们商量,挑一个合适的女子嫁往大齐。”

“谢陛下。”

契尔丹谢恩后便退出去了。

第122章 人选

三日后,赵承嗣提出了要将本朝贵女嫁去蒙古的决定,他看着下面那些面面相觑的大臣们说:

“家中有适龄女子的,有谁家女儿愿意嫁去蒙古?大齐人民不会忘记她维系两邦关系的功德的。”

底下的大臣没一个出声的,平时喜奉承皇上的大臣也闭口不言,家中女子都是千金万金培养出来的,即使入不了宫,但谁愿意就这样将女儿嫁去蒙古啊。

感念功德,说得好听,难道还能给一个女子著书立碑不成?也只不过是嘴上说说罢了。

赵承嗣见无人应答,便点了一个家中有适龄女儿的大臣。

“刘卿家,你可愿意将你的女儿嫁去蒙古。”

被点到的大臣战战兢兢地走出来说:“臣很愿意为皇上、为大齐分忧,奈何小女自小体弱,别说蒙古的气候了,就是这遥远的路途,小女怕是也受不住。

况小女与其表兄情投意合,已到谈婚论嫁的地步,臣实在是不忍心拆散他们,请皇上体谅臣的一片爱女之心。”

他本来还不同意女儿和那穷小子在一起,现在看来,这婚事比去蒙古好多了。招个上门女婿,好好培养他,让他以后通过科举入仕,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他都这样说了,赵承嗣即使身为皇帝,也不好意思强迫他,就挥挥手让他回去了。

赵承嗣又问一句:“你们当真不愿将自己的女儿嫁去蒙古?”

还是没有人回答,赵承嗣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坐在他膝上的赵君璟察觉到了父皇的坏情绪,便直起腰摸了摸父皇的眉头,说:“父皇不着急,总能找到合适的人选的。”

赵承嗣被熠儿的贴心安慰到了,拿下他的手,笑着说:“好,父皇不着急。”

赵承嗣见也问不出什么结果,干脆就退了朝。

……

午膳时,赵承嗣和熠儿回到了凤栖宫。

凤栖宫里,季念柔正抱着小熹玥在逗她。熠儿一看到妹妹就跑了过来,嘴里喊着“妹妹、妹妹。”

小熹玥也啊啊地热情回应她哥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