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也是,若是他于医道上学富才高,章老太医又何必大费周章地来南境。
但洛之蘅更加百思不得其解:“可阿兄明明对医书上的内容了若指掌。”
“背书而已,”太子不以为然地笑笑,“何足道哉?”
洛之蘅:“……”
“但都能记下了,剩下的不是手到擒来?”
洛之蘅蹙着眉,愈发想不明白,明明最难的背诵太子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怎么老太医换了个方式提问,他就顿口无言了呢?
太子见她满面纠结,不由顿住脚步,笑了笑道:“洛之蘅。”
洛之蘅闻声转头,还没来得及发问,便听太子道:“我学不了医。”
洛之蘅愣了下,安慰道:“怎么会,阿兄只是尚未找到学医的法门。”
太子被这句话取悦,却没似往常一样逗趣,风马牛不相及地问:“你如今对医术颇有心得,若你路遇行人有疾,该当如何?”
“自然要出手相救。”洛之蘅不假思索。
“那若这人是南越之人呢?”
洛之蘅想了下:“虽然两国有别,但百姓无辜的。”
这便是也要救。
太子一摊手,不出所料地笑笑:“你看,这便是我学不了医的原因。”
洛之蘅一头雾水。
“若是我遇到南越之人,一定要穷根究底,看他究竟是不是南越的探子,看他来我朝疆土,究竟有何所图?就算他是普通百姓,我也要将他放在心腹能看顾的地方,以免他心怀故土,做出有损我朝之事。”太子不紧不慢地道,“你看,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区别。医者慈悲,视众生有疾而心怀不忍。但我永远都做不到。”
洛之蘅仿佛被他的话震住,怔在原地。
太子移开视线,这样冷酷的想法,到底还是将她吓着了——
“慈不掌兵,善不为政*。阿兄心有广阔天地,求的是大仁大爱。”
太子错愕转头。
洛之蘅笑意盈盈,貌似无奈地叹了声:“治病救人这种繁琐之事,还是交给我们精于医道的人来吧。”
第53章
太子一时哑然。
他以为洛之蘅被他展露出的冷酷吓着时,虽心有失落,却并不意外。
毕竟洛之蘅被娇养了这么多年,心地纯善,不理解他的处事作风是情理之中。
他早做好了心理准备。
却没想到她竟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望着笑吟吟的洛之蘅,太子难得愣在原地。
向洛之蘅展露出自己的真实面目,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他有心求一个和洛之蘅的天长地久,自然要让她知道他的所有。
他是她眼中随和近人的阿兄。
可他也是一国储君。
阿兄可以仁善,但是储君不能只有仁善。
他要抵挡来自兄弟的明枪暗箭,更要担起社稷万民之责。
洛之蘅早晚会知道他的性情,与其日后她得知真相后害怕疏离,不如在她做出选择前摊开一切。
他有足够的耐心徐徐图之,却未曾料想,洛之蘅根本就不需要他的安抚。
她远远比他了解的还要聪慧通透。
惊喜来得太突然,太子心中千头万绪,最终只汇成一句:“你不怕?”
“怕?”洛之蘅偏了偏头,似是不解,“怕什么?”
“……怕我。”太子语气艰涩,侧过头,像是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我阿爹虽然父母早逝,又无同胞兄弟。但我小的时候,有很多叔叔伯伯疼我,他们都是阿爹在战场上交托过性命的同袍。”洛之蘅仰头看了眼太子,“阿兄是崔老将军的外孙,想必更能明白他们的情谊。”
太子点点头。
“可这些年来,这些叔叔伯伯走的走,到如今,只余寥寥几位。阿爹说,他们都是早年在战场上拼杀,留了不少暗伤,才会壮年而逝。我年少不知事的时候,也想过,如果边境不起动乱,这些叔叔伯伯不用上战场,是不是就能平安无虞地活到现在。”
“可我现在不会这样想了。”
太子不由望向她。
洛之蘅望着远处,面上没什么表情,细瘦的身躯却透露出不输人的坚毅。
“不会人人都想要相安无事。有野心,就会有争夺。就算是同族兄弟,都会为了利益相互算计,遑论是国与国之间。南越山多,羡我平原;北狄苦寒,觊觎我四季分明……我们就像是身上缀满金银的富商,若不武装自身,迟早会被人吞吃殆尽。我们只有兵强马壮,才有资格同他们谈安定和平。
“我不知家国大事,但我知道,这些年来,南境能够百姓和乐,不是南越心存慈悲,而是阿爹、是那些早逝的叔伯和万千士兵不顾性命拼杀出来的。
“我能够善良,也不是我本性如此,而是我朝海晏河清给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