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祚的声音戛然而止,一旁的太子则喷笑出声。
父子三人说笑几句,康熙便重回到正殿里。等太子和胤祚更衣洗漱好出来时,便见康熙正翻看着太子的功课。
太子收敛笑容,面容微肃。
他不安地看了看功课,微微垂下眼帘。原本的功课需要一两个时辰的精雕细琢,而今日他就花了两盏茶的时间,待会一定……
太子牵着胤祚的手,微微用力。
胤祚捏捏太子的掌心:“太子哥哥很厉害的,不用担心呀!”
康熙抬眸看向他们:“你们说什么呢?还不赶紧过来?”
他示意两个孩子站到自己跟前来。
康熙一边翻阅太子的功课,一边提问,问得很是细致,也让太子的神色越发紧绷,舒展开没多久的眉宇又一次锁紧。
两人间的气氛颇为凝滞。
胤祚看看康熙,又看看太子。
他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
胤祚小小声嘀咕:【我知道了,太子哥哥的压力是从何而来。】
都怪汗阿玛凶巴巴的啦!
胤祚满脸忧愁,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康熙。
康熙捕捉到胤祚的视线。
他的提问微微一顿,脑海里忽然浮现起先前的对话。
或许是太子沉重的课业,让胤祚觉得读书太难太苦而升起厌学的心思?同时康熙又有些苦恼,要知道读书是件严肃的事,总不能因为胤祚有厌学的倾向就放松对其余皇子的管教吧?
康熙深吸一口气。
他暂时将胤祚的事情放到一边,专注考教太子。
不得不说, 太子的回答很出色。
在他这个年纪, 恐怕很难再拿出更出色的答案。
即便康熙很满意,他也不会夸赞。
他反而要点出其中的问题,并让太子继续思考才是。
可是今天,康熙却有些犹豫了。
看着胤祚圆滚滚的眼睛,懵懂无知的小脸,康熙想了想,难得夸赞道:“保成今日的功课写得很好。”
太子微微一愣:“……咦?”
胤祚双手叉腰,很是得意:“太子哥哥您看!胤祚都说太子哥哥超级厉害的啦!”
太子脸颊微红:“……嗯。”
他紧锁的眉心渐渐舒展,嘴角忍不住也往上翘起,到最后太子那尚未完全褪去婴儿肥的脸蛋上露出罕见的灿烂笑容:“儿臣谢汗阿玛夸奖!”
康熙:…………
他……许久没见太子这样笑了。
看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叽叽喳笑的景象,康熙莫名有些不是滋味。
离开毓庆宫后,康熙神色微沉。
等到宁寿宫时,他的心情也未调整好。
太皇太后一冲眼,便发现皇帝的不对劲。
除去皇帝刚刚登基那段时间以外,她已是许久未见皇帝这般模样。太皇太后心里一咯噔,赶紧挥退殿内宫人,同时吩咐皇帝到身边坐下:“皇帝是怎么了?一脸心事重重的模样?”
太皇太后细细琢磨近来的事情。
除去福建水师和台湾战役以外,似乎并无大事发生?她拍了拍皇帝的手背,柔声劝道:“皇帝能处理好三藩,区区台湾而已,皇帝定然也没有问题的。”
康熙从思绪中回过神来。
见太皇太后眼里满是担忧,他立马收敛神色,恭声答道:“朕没事。”
和福建水师等事无关?
太皇太后心里一咯噔,她压低声音:“许是那名神医……是假的?”
康熙哭笑不得,连连摆手:“不是。”
说起神医,康熙的心情瞬间好了许多:“朱大夫是真的神医!”
太皇太后坐直身体。
康熙也不隐瞒,兴冲冲的回答道:“京城乃至直隶府,已有百余名成功案例,其中唯有三人重症,一人死亡!”
太皇太后身体轻轻一颤。
她睁大双眼,竟是不小心咬到舌尖。太皇太后顾不上那阵阵刺痛,急切的询问:“这是真的?”
天花的死亡率高得惊人。
仅仅八旗入关这些年,便有不计其数的战士死在这道关卡上,其中便是太皇太后的独子顺治帝,而康熙能顺利登位的原因之一便是他得过天花。百分之一的死亡率,百分之三的重症,足以让太皇太后为之疯狂!
康熙重重点头。
太皇太后满心欢喜,泪水不自觉地顺着脸颊落下:“老天保佑,菩萨保佑……皇帝,皇帝,哀家要去五台山还愿才是!”
康熙紧紧握住太皇太后的手。
他笑得温和:“等几个孩子顺利度过,朕亲自陪皇玛嬷前往五台山。”
太皇太后擦了擦眼角:“好,好。”
她精神十足的念叨了许久,好半响才重新冷静下来。很快太皇太后又重新面露好奇:“既然不是为了这两件事,皇帝又是为了什么事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