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卷王十四爷(262)

作者:蒹葭是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南怀仁已死,朝廷的火炮技术还停留在南怀仁活着的时候,已然多年没有寸进。

再加上西边战事吃紧,康熙也知道戴梓确实有些才能,勉强点了点头说:“让戴梓回来可以,却不能改变他流放的罪名。”

能把人弄回来安置好就行,罪名什么的都是浮云,顾倾谢恩。

“你想要的人朕给了,该说说朕想要什么了吧。”

康熙虽然宠爱十四,可涉及朝廷的军政,父子也变成君臣了:“西边战事不等人,别给朕弄那些徒有其表的,朕要尽快仿造出与噶尔丹那边一样的大.炮。”

康熙没看顾倾,而是扫了四阿哥一眼:“仿造这一块戴梓还是有些本事的,最多三个月,朕要看到成品。”

十四才多大,有点小聪明利用皇子的身份赚些银子是可能的,仿造大.炮这种事,还得交给老四。

他不求老四有什么创新,能在最短的时间仿造出他想要的大.炮就行。

其实康熙这样说还有一个私心,军令状立下了,万一造不出或没按时间造出,要罚也是罚老四。

罚十四他舍不得。

四阿哥在工部报到没几天,才把工部的各个衙门都转了一遍,劈头盖脸就砸下这么一个大活儿也有点懵。

他之前两耳不闻窗外事,并不知道戴梓是谁,也不晓得他有什么能耐,可合办军工厂是十四起的头儿,十四是他亲弟弟,大活儿砸下来他不顶着,难道让十四去顶吗?

君无戏言,万一办不成可是要受罚的,四阿哥宁愿自己受罚,也不会把十四推到台前。

四阿哥咬咬牙应是:“儿臣遵命。”

见四哥一张俊脸绷得紧紧的,顾倾就知道四哥没听说过戴梓这个人,毕竟戴梓被流放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四哥也还小。

可戴梓的能力既然能得到后世的肯定,顾倾自然不会怀疑。

据史料记载,戴梓曾经用八天时间仿造并改良了当时制式最新的大.炮,也因此得罪了当时的火.炮掮客南怀仁。

在荷兰使团访问期间,使者向康熙敬献了一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枪,康熙感觉面上无光,便命戴梓仿造。

戴梓只用两天时间便仿造出一把手.枪,不仅如此,还在仿造的同时提高了手.枪射击的精度,作为清朝的回礼送给了荷兰使团。荷兰使团大为震惊,灰溜溜地结束了这次挑衅意味十足的访问。

顾倾猜正是这两次仿造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过了这么多年突然提到戴梓,康熙还能想起来。

也是这两次仿造,让康熙以为戴梓只会仿造,可后世却在戴梓的遗物中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把机.关.枪——连珠火铳。

顾倾虽然不是很懂火器制造,可他见过后世的武器啊,就不信在他的启发之下,不能激发戴梓的创新灵感。

领了军令状,四阿哥便马不停蹄地派人去盛京接戴梓,同时接手管理火药局,宣布在三个月之内仿造新式大.炮。

此言一出别说管理火药局,就是工部、兵部,乃至整个朝廷都震惊了。

三个月,仿造新式大.炮,在开完笑吗?

谁能告诉他们新式大.炮长什么样啊?

三个月图纸都画不完,见成品,简直痴人说梦。

可当管理火药局的人看见从盛京风尘仆仆赶来的戴梓,全都张大了嘴巴,集体闭麦。

四阿哥把戴梓都接回来了,还有什么是干不成的。

三个月会不会太长?有些等不及了!

戴梓之前在盛京吃糠咽菜,却并没有停下对火器的研究,当他颤巍巍拿出用羊皮绘制的图纸,所有人都惊呆了。

图纸呈给康熙,康熙让兵部的人过来看,兵部尚书捧着图纸笑出鹅叫,连声称赞戴梓是奇才。

康熙与有荣焉:“千里马也要有伯乐才行。”

好像当初判人家流放的人不是他。

兵部官员心知杜明,谁敢捅破,纷纷跪地口称皇上圣明。

康熙哈哈笑着为自己描补:“京城繁华喧闹,让人静不下心来搞研究,朕这才想起让戴梓去盛京。”

既然是奉旨去盛京搞研究,又带回了可喜的成果,当然要给戴梓官复原职,毕竟人家设计出的新式大.炮比噶尔丹手里的还先进。

体积更小,破坏力更大。

图纸传到顾倾手中,顾倾觉得体积还是太大。噶尔丹可以用类似的大炮攻城略地,而对付噶尔丹那边来去如风的骑兵,自然要用便携式火.炮才行。

关键便携式火.炮造价低,制造时间短,也更加的机动灵活。

比如类似苏联的火.箭.炮“喀秋莎”。

锐利的轰鸣声,万.炮齐发的磅礴气势,瞬间让敌方阵地变成一片焦土,对精度的要求不高,重在辐射面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