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有时晴/陛下替我跪佛堂(292)

齐绣儿刚出了事,他为了防备胡家从齐绣儿老娘身上下手,早早让图南防备着,现在那齐绣儿的娘和女儿都在沈宅,齐绣儿的弟弟也被童家兄弟找上门去叮嘱过了。

「卓大人,齐绣儿的娘病弱,力不能支,女儿年纪又小,我才来当了苦主。」

「是么?」卓生泉左右看了看,心中还是不忿,要是那胡会族人聪明些,别去搞什么放火的营生,只消去花钱买通齐绣儿的亲人,让他们出来说齐绣儿与胡会早有私情,这事儿自然就能轻轻抹去了。

心里这么想着,他便看见了

那眼神中并无憎恶,却比憎恶更令人心寒。

那眼神中也并无怨恨,却比怨恨更令人胆颤。

无端端地,卓生泉起了一身的冷汗。

他见过那种眼神,数年前,他还不是刑部侍郎,而是通政司左通政,那时,大太监张玩权势滔天,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好不热闹,连他的上官通政使大人都觉得陛下年纪尚小又任性贪玩,还有颇多要依仗于张玩,上赶着去和张玩交好。

可是某一日,他在武英殿面圣,退出去的时候刚巧看见了张玩进殿。

那时,陛下就是用这等眼神看着张玩的。

只是极短的一个瞬间,却牢牢地扎在了卓生泉的心里,让他开始怀

疑陛下是不是真的能容忍张玩一直势大。

正因为这个怀疑,在其后数月,他暗中与反对张玩的清流结交,很快,他就知道他赌对了。

察言观色,让陛下如臂使指,靠着此一条,他才能从御赐同进士出身爬到今日的刑部侍郎。

下一刻,卓生泉心中嗤笑,他察言观色察的也是陛下,这沈氏,不过是个被谢家驱赶的下堂妇罢了,就算她生出了三头六臂,也不过是个区区妇人罢了。

这么一想,卓生泉心中松了下来,又说:

「沈氏,你说你是齐氏与白氏两人的雇主,那本官问你,你一个深宅妇人,为何会给两个暗娼当了雇主?你雇佣她们二人是所为何事啊?」

赵肃睿冷冷一笑:「我收回了家中旧宅,要找些人替我做些活计,齐氏心细,白氏灵巧,我自然可以用,就像有些人明明是在审一桩人命案子,却总盯着‘暗娼,两字打转,这等人都能做了正三品的刑部侍郎主持天下讼狱,她们两人自然也能替我做好了活计。」

卓生泉目眦欲裂,他正要发作,却又看见了一旁的女官们。

尤其是那个坐在地上记录的女官,她的笔就没停过。

这时,坐在中间的石问策清了清嗓子,缓缓说:「本官找了齐氏生前的左右邻居问过,她确实会做绣活,手极为灵巧,要不是为了给弟弟娶妻,本也能靠手艺照顾了一家人。卓大人,引民向善乃教化之责,就算齐氏生前有过失当之举,死者为大,我等也该尊重些。何况她是为了救人而死,只此一条,可称‘义勇,,我等审案之时就不要只将她生前那些琐碎挂在嘴边了吧?」

卓生泉转头看向石问策。

却见他那一张怎么都称不上斯文的黑脸上甚是严肃。

石问策又说:「至于胡会杀人一事,白氏的供词有西城察院的当值差役们为证。」

卓生泉摸了一把自己的胡子,略一抬头:「看来石御史是打定主意要给沈氏开脱了。」

「开脱?卓大人何出此言啊?」

「沈氏当堂杀人,此大罪也,石御史将她所说之事一一认了,不是开脱又是什么?本官从前也听闻石御史与沈氏之父交好,今日一看,果然情义深重。」….

只见石问策突然从案后站了起来,如石塔一般的影子笼在了卓生泉的身上。

「卓大人,下官一向秉公断案,绝不徇私。」

卓生泉也霍然起身,却还是比石问策矮了足足半个头。

于是,他又坐下了,皮笑肉不笑地说:

「石御史还是坐下的好,莫非是要威逼本官不成?你说你秉公断案,总要有证据。」

石问策微微倾身,看着他:

「卓大人,明康十七年,协办大学士沈韶殒身淮水,先帝本想追封,却有人上书称沈韶本是北方人,未必识得水性,又怎会为了救端盛太子而跳入洪水之中……」

卓生泉没想到七年前的事石问策竟然还记得,他那时不过是知道先帝心中有失子之痛,迁怒沈韶,说是要追封也是不情不愿,才上了这么一本折子。

「石御史,与此案无关之事何必提起?」

「石塔」看着他:「卓大人,你与沈大人可有旧怨?」

「自然没有!」

石问策却还是微微倾身看着他。

「卓大人,你有证据?」

「你!」

赵肃睿站在

卓生泉会来这巡西城察院,难道也是沈三废安排的?

上一篇:天欲雪下一篇:娇养小祖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