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怕死。
这是他该得的。
却没想到自己没死,却受尽了折磨。
以至于在重生后,叶净一直在想,若是当初选择早早便死掉就好了。
他带着一定要把同伴们的尸骨带回大宋的执念,硬生生在暗无天日的地牢撑了很多年。
到最后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否有意义。
一次又一次雌伏于薄燕王身下,一日又一日的苟活着,他近乎麻木地活了近十年。
勤政殿内,叶净隐在袖子里的手指紧攥着又微微松开,他没有回答宋若的问题,而是道:“他恨我。”
可是爱和恨并不冲突。
第69章 玉镯
叶净没有再说话。
其余几人却已经知道了答案。
待叶净他们离去,站在殿中的宋渊把李言兮她们叫住,宋渊同宋若道:“昨日嬷嬷从老家赶回来看你了。”
宫中能让陛下都称上一句嬷嬷的人,大抵只有陛下与长公主的奶娘沈嬷嬷了。
正值春日,他们站着的地方有春风吹过,刮来一阵兰花香。
李言兮垂着的发丝随风飘起了一些,她听到宋渊的话,轻眨了一下眼。
她对这位沈嬷嬷有印象。
宋若及?生辰时,她曾给宋若敬酒,那时站在宋若身旁的便是这个沈嬷嬷。
上一世她入宫的第一年,也是见过沈嬷嬷的。
那时也是春日,御花园的鸢尾紫荆开得正盛,春日的暖阳和煦,照得人有些懒洋洋。
在她没有入宫的那几年,照顾宋若的便是沈嬷嬷。
那时沈嬷嬷病重,再无人可以继续照顾长公主,皇上便在各街巷贴榜,重金寻人继续照顾长公主。
那时李言兮刚丧夫不久,独守在将军府,出去采买时,看到了这榜,鬼使神差地便撕了下来。
好在她已经不是丞相府的二小姐,去参选也不需要谁的答允。
出乎意料地是,她入宫那日,看到了许多闺秀小姐,她们朱钗银饰戴了满头,穿着锦绣缭绫做的衣裳。
看上去不像是要入宫照顾长公主,更像是希望被皇上看上纳入后宫。
那些闺秀小姐自小被家里人宠到大,个个充满鲜活劲,模样矜贵乖顺。
而她因为春桃和秦知的死,终究是有些沉郁。
无论怎么看,皇上都会选个活泼开朗的闺秀小姐。
不过于她而言,即使没被选上也无妨,她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弥补心里的那一点点亏欠。
那一日是宋元七年夏日,阳光炽热,灼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李言兮微眯了一下眼,朝着高台望去。皇上正坐在那,他左侧站着一个很高的女子,眸色浅灰,正拿着长柄大扇轻轻给他扇着风。
她想这应该便是京中人口口相传的凌夫人,转了转目光,又看到皇上右侧的老嬷嬷,只见老嬷嬷咳嗽了几声,精锐的视线落在高台下的参选之人的身上。
出乎意料的是,当老嬷嬷看到她后愣了愣,随即道:“李家的二小姐?”
皇上闻言也朝她看来,顿了一下,最终还是纠正道:“嬷嬷,那是飞骑将军遗孀。”
最终几轮挑选后,李言兮得以入宫。
不过那时李言兮隐隐察觉到,皇上和嬷嬷是故意选她入宫的。
只要她出现在那里,就一定会被选上去照顾长公主。
那时她想不通,现在却是明白了。
因为宋若的身边人都看出来了宋若对她的情感,因为上一世宋若曾在她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爱了她很久。
台阶之上陷入沉思的宋若总算回了些神,不再想叶净的事,转而接过宋渊的话道,“凉州这么远,嬷嬷怎地回来了?”
自宋若搬到长公主府后,奶娘便得陛下恩典,自宫中离开回老家凉州了。
宋渊朝着李言兮一瞥,又看回宋若,眼睛里明明晃晃写着几个大字:“来看你瞧上的媳妇。”
片刻后,李言兮在宋若的文心殿见到了沈嬷嬷。
老嬷嬷一见到她便迎了上来,拉着她左看看右看看,嘴里的话有如串珠,“听闻李府的二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子温和,生得也极好,今日一看,果真是这样。”
想来嬷嬷不记得同她见过了,这才说出这番话。
半响,嬷嬷拿出了一个雕着丹鹤的木盒,取出了其中的玉镯递给了宋若。
李言兮看着这个镯子,愣了愣。
这镯子通体翠绿,雕着桃花花瓣的纹路,玉质晶莹剔透,好看至极。
这等上好的玉镯可不常见,可是李言兮却觉得有些眼熟。
上一世在宫中时,她曾见皇上亲手给凌夫人戴上过。
那时她追着宋若自内阁出来,便看到凌夫人抬手摘花。
那一日是个大晴天,日光正好,凌夫人的袖子落下来半截,露出了一截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