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棠+番外(189)

萧念慈皱起眉头,“凡国土有灾荒,我萧氏必捐粮,我相信爱国的商贾仍是有的,况且在这种危机关头,还想发国难财的商贾,官府必要严查。”

孔玉明点头,“一会儿我便回去劝说父亲,父亲将产业分置在华亭,孔家一定在华亭第一个带头捐粮。”

“商贾捐粮多少都要记录在册,”萧念慈道,“态度蛮横,不肯捐者,若查实库中有屯粮,便采取强制措施,金海是一个通商的口岸,倘若他们不肯,便将关税上调三成。”

“这个好。”孔玉明道,“这样一来就不怕那些商人不捐粮了,还是嫂子有办法。”

-------------------------------------

——河北道——

萧齐秘密绕道渡过黄河,率军进入河北道,尽管州府官员拚死守城,但仍然抵挡不住叛军的攻势。

萧齐率军进至齐州,想夺取国东之地,以富饶的国东作为起事的大本营。

两浙路总兵卫曦率国东十万人马迎击,叛军因连续作战,消耗极大,与国东兵马交战时不敌,退守黄河。

卫曦率军驻扎于齐州,恐敌军炸毁黄河堤坝,又下令连夜渡过黄河,夺回沧州与德州,博州与棣州也相继归降。

国东十万兵马,装备精良,来势汹汹,在炮.火猛烈的进攻下,萧齐被打得措手不及,率余下残军仓皇而逃,黄河流域诸州尽数收复。

在收复沧州后,港口的航线便得到了恢复,后方粮草的运送有了保障,卫曦下令驻扎于沧州。

盛国与萧齐的想法一样,都想攻占富庶的国东,将宁国的粮仓占为己有,如今宁国各地战事不断,国东成为了最后的保障的,一旦国东丢失,局势将彻底逆转。

盛国派遣细作潜入宁国,对其兵力与将领了如指掌,然这次镇守国东的人,却从未出现在宁国朝堂的名册中。

对于这位横空出世的征北元帅,他们没有一点内幕可知,仅有一点,便是当局之女。

因这一层身份,才让她掌握整个国东,这是盛国唯一知道的消息,也是从红牡丹手中获悉。

也因如此,让率军南下的萧瑾有些轻敌,她有着多年领兵的经验,历经大小战争百余,手中鲜血无数,从未败过。

萧齐因兵力与装备无法守城而落败,北逃后,军队便被萧瑾收编。

萧齐因上了年纪,反应大不如年轻时,逃亡时被炸伤了一只胳膊。

作为盟军,又收编了他的人马,萧瑾便亲自到萧齐营帐探望。

“轻点轻点!”萧齐躺在榻上对军医说道。

“大将军到。”

萧齐连忙起身,萧瑾入内扶住,“老将军不必起身。”

萧齐坐在榻上,长叹了一口气,“人老了不中用了。”

萧瑾将几瓶上好的伤药放下,“这是瑾出征前陛下赏赐的药,对外伤效果极佳。”

“盛国天子爱惜自己的将领,”萧齐叹了一口气,“这一点,宁国是大大的不如啊。”

“老将军如今已经归盛,不必再受宁廷的羞辱,盛国朝廷必不会亏待老将军。”萧瑾道。

“大将军可要提防宁国的这个征北元帅。”萧齐提醒道。

“我知道的。”萧瑾道,“老将军兵力有限,而宁国占据江南,粮草充足,兵力强盛,所以您才在她那儿吃了亏。”

萧齐却摇头,“宁国厉害的不止是火.器,还有这个姓卫的元帅,老朽此前从未见过,只知道她尚不满三十岁,这般年轻就领重兵,她与宁廷当局应有某种联,此人出兵毫无章法,却能次次直击要害,老朽…差一点就被生擒了。”

萧瑾听后微微皱眉,“瑾也未曾在战场上听说过此人。”

“总之,大将军要小心。”萧齐道,“若要交战,还是要先打探打探虚实才好。”

“瑾记住了。”萧瑾随后转身,“不管是什么人,都无法阻挡萧家军南下。”

“宁廷腐朽,皇室大权旁落,亡国是迟早之事。”萧齐道。

“忠臣择主而事,既然老将军选择了盛国,那么盛国必不会负老将军。”萧瑾道。

----------------------------------

——沧州——

卫曦抵达沧州后,便屯兵于沧州城,重新安排官员驻守,修缮城中倒塌的房屋与防御工程。

“大帅,这是从沧州知州府里找到的地图,可惜南边缺了一块。”指挥使从残破的知州府衙里找到了一块沾满血渍的地图。

“只要西北不残缺就够了。”卫曦道。

“大人是要征北,不会一直停留在沧州,要这地图何用?”指挥使不解道。

“沧州临海,于国东而言至关重要,这块地方不能再被夺取。”卫曦道,“我能留下的兵马有限,便只能利用地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