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呀,少吹些牛。”卫曦道,“我自上任金海,除指挥使外,你数跟我最久的了,这半年多,你也差不多熟悉了金海官场上的事务,你也是我在金海第一个信任的朋友,所以让你协助是最放心的,我会留一些兵马,供念慈指挥。”
萧念慈走上前,客气的与孔玉明行礼,“孔大人,今后我只会在这间都督办公的房间里而不露面,一切政令,都由你代我传递,前线的消息,会通过侦查传进来,我会同你商议,再由你传出去,如此,便不会引来闲话,”
孔玉明想着萧氏的身份,确实不适合露面,“不愧是嫂嫂,考虑得如此周全。”
“好了,玉明你先下去吧,我还有些事想要与你曦姐姐单独说。”萧念慈道。
“好。”孔玉明点头,随后退离,临走还不忘将门关上。
卫曦拉起萧念慈的手走回座上,“三娘有话要跟我说?”
萧念慈轻轻挣脱了手,随后将旁边一个不起眼的箱子搬到案上,“明日你便要领兵奔赴前线,这是父亲送我的一件软甲。”她将箱子缓缓打开,“从西洋购得,可以抵御火.炮,它本是我的贴身之物。”
“你知道的,我用不着这些。”卫曦道,“没有人可以伤到我。”
“我在金海打理后方,不能陪你去前线,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可以代我陪着你了。”萧念慈道,“你穿着,我方能安心。”
“好。”为了让妻子放心,卫曦便不再拒绝,旋即将她拉进怀中。
二人紧紧相拥,萧念慈在她耳侧小声道:“战场凶险,还请六郎小心行事。”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猜猜六儿买军火的钱哪里来的。
上午出门了,所以晚了点。
第90章 大魔王萧瑾
宁国各地战火纷飞受到令旨的地方联合起来围剿叛军,同时朝廷也相继派出禁军平乱。
战争带来的损耗,使得宁国不堪重负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使得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整个天下都被黑暗所笼罩。
地方军围剿叛乱时为朝廷所赏爵禄,竟以炮火轰城全然不顾城中百姓的存亡。
炮火停息后,士卒入城清理抬到乱葬岗的尸体堆积成山,白骨累累。
流民纷纷往东部沿海地区与北方逃亡,如今,只有国东因治理得当还算安稳。
金海都督率军抵御盛军,故整个国东都交由了一名神秘官员只见政令出而不见其人。
——金海·都督府——
都督府的书房外有重兵把守,下级官员入奏皆于门外,或由都指挥使孔玉明传递。
“自萧齐举兵天下起义不断,战火不休宁国各地便产生了大量的流民一部分去了盛国还有一部分则来了国东江南之地虽有足够的屯粮但这样大规模的流民涌入恐会给两浙路带来隐患流民中鱼龙混杂,不能确保是否隐藏了盛国的细作。”孔玉明分析道。
“现在流民皆被阻挡在治地之外,没有指令,各州府不敢轻易收容,每日饿死的不下百人。”孔玉明将各州府巡防的消息列成册呈报。
“如今朝廷自顾不暇,华亭与金海两县至关重要,绝不能有所混乱。”萧念慈道,“但流民也不能置之不理。”
“很难。”孔玉明道,“下官派人尽力安抚,但他们因饥饿与恐惧,矛盾不断,甚至到了吃人的地步,派去控制局面的士卒好多都被打伤了。”
萧念慈叹了一口气,“他们都是无辜受害的百姓。”
“那这些流民…”孔玉明道。
“放他们进入玉山与平阳,只要保证松江府对外通商的口岸是安稳的,让州府官员设置灾棚先安顿流民。”萧念慈道,“不要驱赶,另外召集各地名医,前外收容灾民的州府对伤病者进行救治,如今已是开春,气温回升,要以防瘟疫产生。”
“还是嫂嫂想的周到。”孔玉明拱手应道,“那赈灾的粮食…”他有所犹豫,“毕竟前线在打仗,若将屯粮都施舍了出去,那…”
“不能动屯粮!”萧念慈握拳道,“粮草是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事关存亡,绝不能动。”
“明白。”孔玉明道,“可那些流民吃不饱必然是要闹事的。”
萧念慈长叹了一口气,她按着额头,“我曾以为士大夫是最难对付,结果到头来,竟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可百姓之乱,源于当局啊。”
“士大夫?”孔玉明楞住。
萧念慈摊了摊手,起身道:“传一道政令,让诸州府官员出面劝说商贾捐粮,尤其是华亭与金海两座城,商贾云集,江南一代最多的便是富商。”
“嫂子的主意,对如今的局势无疑是最好的,只是那些商人都是些唯利是图的小人,要想从他们手里讨粮,恐怕比登天都难。”孔玉明道。